励志网_励志名言名人名言大全_励志电影歌曲排行_经典语录语句

关于新型冠状病毒作文素材_疫情一线感动故事

励志文章 2023-08-160 lz01

关于新型冠状病毒作文素材_疫情一线感动故事

  因为抗击疫情的需要,武汉按下了“暂停键”,却仍有这么一群普普通通的人迎难而上,战斗在各个医院、隔离点,坚守在物资保供、社区防控一线。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疫情一线感动故事,仅供参阅。

  【让党旗飘扬 基因相传——一家三代党员的抗“疫”故事】

  “出门要戴口罩,口罩得勤换,回家勤洗手,多开窗户多通风,注意打扫好家里的卫生。”2月12日上午八点多,在河北省魏县魏州街道办事处河里西居委会疫情防控值班室西侧的监测点,72岁的党员志愿者李文堂一边登记上街买菜的居民,一边叮嘱着。

  1968年,20岁的李文堂应征入伍。由于在部队表现突出,197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74年,退伍一年后的李文堂回到居委会,担任了党支部委员。全国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后,李文堂积极响应居委会党支部号召,成为河里西年龄最大的一名党员志愿者。因患脑血栓留下后遗症,每天上午,他都得拄着拐杖,准时到监测点帮着登记进出车辆和人员信息。“我是一个老兵,一名老党员,跟党走了五十年。如今,国家有难,组织有号召,群众有需求,必须勇敢地站出来,冲在防疫一线。是党员,就要永葆本色!”精神矍铄的李文堂,铿锵有力地说,“全国非武汉地区新增确诊病例已经8连降,我们的抗疫战斗,一定会夺得全面胜利!”

  李文堂47岁的儿子李路喜已有七年党龄,并像老父亲一样,担任了居委会党支部委员。这次疫情防控,他主要负责监测站点的白天值班和返乡人员的排查防控工作。“父亲一直教导我,遵纪守法,拥护党,爱护党。我一定拿好父亲的接力棒,把党的红色基因矢志不渝地传承下去。”李路喜说。

  受李文堂影响,他25岁的孙子李建凯,18岁时就应征入伍,2015年在部队加入中国共产党,2018年服役结束。疫情发生后,李建凯和爷爷一起报名,成为河里西最年轻的党员志愿者,负责大街小巷和公园的喷洒消毒工作。“爷爷和爸爸经常跟我说,作为一名党员,不能心存私利,要时刻准备着冲锋在前。”脸上稍显稚嫩的李建凯完成消杀工作,撂下喷雾杆后说,“小时候最爱听爷爷讲述抗美援朝和雷锋同志的故事,特别是雷锋精神,感触最深。我要像他一样,无私无畏,服务人民。”

  “我捐1000元,我捐500元,我捐200元……”采访中,三三两两的群众,或步行,或骑着电动自行车,主动到监测站点捐款捐物。“李文堂还捐了200元。目前总共收到了近3万元的爱心款物。”河里西居委会党支部书记李国文介绍说,河里西共有54名党员、279户1200人,四个出口仅留了一个,从腊月二十九开始进出村口监测,昼夜五班倒,全面摸排疫情,每两天全域消毒一次,每户都发放消毒片,由群众自行负责家里面的消毒。“自发报名参加疫情防控的党员志愿者、群众志愿者已达20多人,准备从表现积极的普通群众中发展入党积极分子。”李国文表示。

  “全县近3.8万名党员冲在了疫情防控一线,每一名党员都是一面旗帜,处处发挥着先锋带动作用。党的红色基因必须一代一代传承下去,壮大农村基层堡垒,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防疫阻击战。”邯郸市委常委、魏县县委书记卢健说。

更多关于抗击疫情感人事迹内容欢迎点击进入↓↓↓

  2020年疫情防控中感人事迹

  抗疫情一线工作感人事迹素材

  2020年疫情英雄感人事迹心得体会

  抗疫情中的感人事迹

  武汉疫情一线感人事迹

  【英雄的城市 英雄的人民:方舱医院里,父亲叮嘱儿子“要冲在前面”】

  “儿子,你是党员,你要冲在前面”“老爸,您好好休息,早日康复出院”……这是一对父子在武汉江岸方舱医院里不期而遇时对彼此的叮嘱。

  2月14日上午10时许,身穿防护服的武汉市公安局江岸分局刑警大队一中队中队长王桓峰正在江岸方舱医院执勤,为集中收治的患者提供帮助。突然,他透过沾满水汽的防护镜看到了一个新来的、熟悉的面孔,走近后发现竟是自己的父亲王宁。那时,王桓峰才知道原来父亲在确诊后也被送到了这家方舱医院。

  认出儿子后,王宁赶紧上前对王桓峰说:“做好防护,一定要为国家利益着想,为人民的幸福作贡献。”王桓峰一边答应着,一边对父亲说:“为了你们早日康复,我们会在这里尽职尽责的。”

  王桓峰告诉记者,1月22日,他父亲出现发烧、咳嗽等症状,之后便开始独自隔离在家进行吃药治疗。“他不让我去见他,我工作也忙,就每隔几天去给他送点吃的、用的,放到门口,他等我走远了再出来拿。”王桓峰说。后来,在街道社区的组织下,他父亲被安排进了临时集中隔离点进行隔离治疗。

  “我预料到我爸可能会转到方舱医院,但没想到会转到我在的这家方舱医院。我爸是比较要强的,他总是让我好好工作,不用管他,说他自己能搞定。”王桓峰说,目前,他父亲最困难的几天已经过去了,身体状况正在逐渐好转。

  2月16日18:12,王桓峰刚刚接受完本报记者的采访,便马上动身去执勤了。他说:“有的患者临时转到方舱医院,来不及跟家人说,刚开始情绪会很焦虑,我们要安抚他们的情绪,帮助他们树立早日康复的信心。”

  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武汉人,王桓峰对武汉这座英雄城市充满了感情。“希望疫情能够早日结束,武汉能够早日好起来,大家回归宁静的生活。”他说。

  【英雄的城市 英雄的人民:武汉战“疫” 警徽闪耀英雄本色】

  在武汉抗击疫情战场上,警徽随处闪耀!在收治患者的医院里,他们守护着白衣天使,关心着患者,维持着就诊秩序;在街道、在社区,他们和工作人员一起把急需救治和隔离的确诊患者、疑似患者从家中转运出去;在城市的出入口,他们站岗执勤,防止病毒输入和扩散,只把“最美逆行者”和最急需的医疗物资“警车速递”到现场!大灾大难面前,他们英勇无畏,冲锋在前……

  在医院、在方舱,他们眉头不皱,奋勇向前——

  “越是危险的地方,我越要冲锋在前”

  “队员们,请大家穿好防护服,让我们平安进舱、安全回家!”2月13日下午1时许,全国公安一级英模、武汉市公安局江岸区公安分局刑侦大队教导员许奎率领10名突击队队员,列队进入新开放的武汉全民健身中心方舱医院污染区。“作为一名党员民警,越是危险的地方,我越要冲锋在前。我的战友们也都是好样的!我把要组建突击队的消息发到微信群时,真没想到一下子就有20多人报名,比原定11人多了近1倍!”许奎说。

  定点医院、发热门诊、方舱医院,这些令人望而却步的地方,民警选择毫不迟疑,坚定向前,白衣天使需要他们守护,医院秩序需要他们维持……

  疫情暴发之后,武汉各定点医院发热门诊患者较多,排队较长。长时间等候,有些患者难免心生焦虑,以至扰乱就诊秩序。此时此刻,就会有民警选择挺上去、站出来!

  武昌区公安分局中南警务站辖区内的武汉市第七医院、解放军中部战区总医院均是发热门诊定点医院,站长刘俊、副站长杜新坤每天都换上防护服,带头进入医院内部执勤。“我们是警察,请大家安心排队就诊!”遇到情绪波动的患者,刘俊、杜新坤总是一遍一遍地耐心提醒。

  防护服下闪耀的警徽,成为抗疫一线的金色盾牌!

  2月1日下午,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光谷院区,一名患者CT结果出来,双肺感染,立刻崩溃大哭,挡住了其他病人就医……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分局九峰派出所所长吴培勇接到报告后,立刻赶到医院,迅速恢复了现场秩序。

  夜以继日的高强度工作,加上时常近距离接触患者,2月8日,吴培勇被确诊患上新冠疫情。但在医院里,他却说:“我要快点好起来,回去继续战斗!”

  因感染新冠疫情住进武昌方舱医院的民警张兵,躺在病床上不忘“老本行”。2月11日,一段方舱内病友合唱《歌唱祖国》的视频刷屏网络,就是他在做“幕后英雄”。张兵是武汉市洪山区交通大队秘书科的信访民警,2月5日住进武昌方舱医院东区。当时,首批进入方舱医院的患者,不适应被隔离的环境,情绪不稳……张兵立刻找到医护人员,主动说:“我是党员!我来帮你们减轻负担。”党员们帮病友疏导情绪,帮医护人员分发餐食,舱内管理更加有序。

  2月11日,武昌方舱医院传来大合唱,武汉客厅方舱医院跳起广场舞……“这是我见过的最美广场舞了!”11日晚,武汉客厅方舱医院内,东西湖公安局民警潘童对身旁的患者说:“等疫情过去后,我一定天天去小区楼下看广场舞。”患者们报以爽朗笑声。

  在街巷、在社区,他们转运患者,冲锋在前——

  “选择这个职业,就没有怕的道理”

  “建文、建文,马上穿好防护服,准备执行转运任务!一共6名疑似患者。小许和小张,你们俩配合老李!”2月2日上午10时许,武汉市公安局东西湖分局将军路派出所民警李建文从传呼机接到指令,急速全身消毒、穿上防护服、戴上隔离帽、戴好护目镜和防护面罩、戴上防护手套……20分钟,出发!

  “咳!咳!咳……”一声声刺耳的咳嗽声,让他们不免紧张,但是,“选择这个职业,就没有怕的道理!关键时刻,我们不上谁上?!”38岁的李建文从警前是武警北京总队雪豹突击队首批队员,曾参加2003年抗击非典的战斗,这一次,他依然冲锋在前。“来来来,把行李给我吧。你先到最后一排就座,后面的人依次往前坐;每个人之间要留出一两排间距。”几分钟后,第一名疑似患者在社区工作人员引导下登上转运警车。警车从一个社区出来,就奔往下一个社区。12点半,他们终于将6名疑似患者顺利送到指定地点。

  确诊患者、疑似患者、发热患者、密切接触者,这“四类人员”应收尽收,分类收治到定点医院、方舱医院、集中隔离点,对于切断传染源、控制疫情传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谁来运送这些有着高度传染风险的人?公安民警亮出过硬作风,说上就上!

  有些年龄较大的危重患者,已无法自己行走,谁来背?谁来扶?民警刘晓钟,冲了上去。

  常二社区是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汉兴街道的一个老旧小区,居民以老年人居多。疫情发生前,这里租住着华南海鲜批发市场的不少商户。2月3日16时许,刘晓钟接到命令去转运一名疑似患者。刘晓钟说,老人行动不便,因为没有担架,想背他下楼,但尝试了几次都失败了,“老人一直往下滑,根本背不住。”“把他放在椅子上抬下去吧。”随后,大家把老人架到一把椅子上抬了起来送上警车;20分钟左右,警车抵达指定医院……

  为了协助落实“四类人员”应收尽收,武汉市公安局推进“万名警察进社区 防控疫情保平安”活动,在每个社区、每个村湾安排2到3名警力,组织机关民警对口支援,配合开展收治隔离转运。1月29日至2月14日,日均安排警力2100余人,协助街道、社区收治隔离“四类人员”14334人。

  在路口、在站点,他们封锁病毒,速递急需——

  “我把守的是武汉入城大门之一,绝对不能放松”

  1月23日起,武汉关闭离汉通道。谁当“铁将军”把门?还是公安民警!

  2月14日早晨,下着雨的武汉寒冷彻骨。在武汉市东西湖区舵落口公安检查站,民警吴洪正在执勤:“请停车配合测体温。”“请打开后备箱。”这两句话每天要重复上千遍,“平均每天我们这里会检查车辆1000辆左右。”

  从1月22日起,吴洪已在舵落口公安检查站奋战了25个昼夜。寒冷的户外,执勤时一站就是4小时。这对已然52岁的吴洪来说并不轻松。家人和同事都劝老吴休息几天。他却说:“疫情防控阻击战到了最关键的时刻,我把守的是武汉入城大门之一,绝对不能放松!”

  寒风中,他们坚定地站在城市的出入口,站在公路路口、桥隧入口……

  与此同时,医院急需医护人员、医疗物资,爱心暖流从四面八方涌来;对最美逆行的医护人员,对爱心捐赠的急需物资,他们拿出“铁汉柔情”,开启“警车速递”……

  2月8日下午,新洲区公安分局民警在汉施公路汪集段执勤点,突然发现一名徒步行走的青年。民警上前询问,青年说:“我是一名医生,疫情就是命令,我决不当逃兵,就是走,也要走回医院!”这名“95后”医生姓缪,由于不能驾车返岗,他从邾城街徒步10余公里走到了汉施公路汪集段,打算途中拦乘顺路货车到洪山区某医院上班。对这位“最美逆行者”,民警肃然起敬,立刻决定,派警车送小缪去医院!

  2月10日上午,爱心人士筹集捐赠给各大医院的13吨医用酒精从北京运至武汉。到达汉洪高速小军山收费站时,因为司机对路况不熟,要求直接在高速路口卸货。特殊时期,哪里找得到搬运工人?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汉洪检查站执勤民警蒋春说:“我们搬!”他们迅速组织执勤人员“客串”搬运工,经过近150分钟的奋战,将6000桶医用酒精全部转运完毕,及时发至15家医院。

  这样的故事,时时刻刻都在发生……

  【一线抗疫群英谱:医院里两百米,她每天却走“四万步”】

  “43803”,看到微信运动里自己当天的步数记录,湖北省宜都市第一人民医院隔离病区护士长徐晓宏有些惊诧:在活动范围仅有200米的医院隔离病区,自己竟走了4万余步。

  其实,在最近10多天里,徐晓宏已连续“登顶”微信运动排行榜,每天平均步数达3万多步。这些步数串联起了她在疫情防控医院里的每一个环节,也是一名医护人员一线奋战的见证。

  “疫情当前,我要‘战斗’在一线。”徐晓宏果断放弃了与远方亲人团聚的机会,主动向组织请愿奔赴“战区”。

  后勤管理、生活保障、对外联络、托运货物、设备消杀……每天在医院各个楼层各个病房,徐晓宏不知道要走多少个来回。

  如果说医院是战“疫”的主战场,那么隔离病区就是前沿阵地,徐晓宏便是这里的“前哨”哨兵。“你们守护患者,我来守护你们。疫情当前,主动请愿进隔离区的护士都是各个科室的青年骨干,我要保护好、照顾好大家!”徐晓宏说。

  自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徐晓宏主动承担了隔离病区护理团队日常生活管理工作。按照防控要求,她手机24小时开机,一天接近百个电话都是常事,经常忙得来不及喝水、去卫生间。每天凌晨,她还会主动准备好热腾腾的夜宵,给值班医护人员送去。

  2月15日,医院里一批痊愈患者顺利出院。一名患者在和他们道别时这样说:“是你们的迎难而上,守护了我们的健康,也给了我们信心和勇气。等过了隔离期,我愿意到医院来做一名志愿者,给大家提供服务……”

  这番朴实的言语彰显了“爱心传递”的力量,也让徐晓宏等在场医护人员深受感动。“身边那些90后护士主动剪去秀美飘逸的长发,保洁员阿姨每天背着沉重的消毒设备穿梭在各个楼层……大家身处不同岗位,但都团结一致,共克时艰。”

  徐晓宏家与医院只有一路之隔,但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她就再没回过家。读初中的儿子每天晚上都会发来微信,主动跟她“汇报”网上学习进度和自学心得,每次还都会说一句“妈妈保重,平安归来”。

  “现在自己最大的心愿就是守护好大家健康,齐心协力战胜疫情,期待春暖花开。”徐晓宏边说边戴上手套、口罩,准备起身下楼协助转运物资。

  【他们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志愿者】

  从腊月二十九至今,每天早上8点多出门,凌晨1点左右回到住处,这几乎是马竞爽在防疫一线工作的常态。“每天工作15个小时以上,转运病人、排查社区情况、为居民买药送菜,全天24小时手机开机接听求助电话。”武汉疫情防控工作刚开始,90后“选调生”马竞爽便主动请求“下沉”到基层社区,做一名抗疫志愿者。

  为了方便及时报送发热病人情况并及时联络、转运病人,社区负责人、街道防控指挥部组成了“武汉加油”微信群,马竞爽时刻都紧盯着群里消息:1月27日9:33,群里发布运送病人到医院打针的求助信息,马竞爽马上回复“打我电话”;1月28日凌晨3:42,有人反映入院居民病情严重,请求安排车辆送家属到医院,凌晨4:00看到消息的马竞爽将对接联系人电话发到了群里。

  受疫情影响,武汉成为全国人民关注的焦点和牵挂。如同公益歌曲《武汉伢》MV开头中那句“我的城市生病了”,此时的武汉交通停运、店铺关门,没有了昔日车水马龙的喧哗热闹。

  作为一名在武汉抗疫的志愿者,马竞爽每天都会面临不少困难:经常忙到吃不上饭、运输物资路途艰辛、被病毒感染风险大,但他一直尽自己最大努力,为“治愈”这座城市开展志愿服务。“在自己的岗位上用自己的方式,守护这座城市,给抗击疫情带来积极改变。”马竞爽说。

  与马竞爽同样忙碌的,还有武汉青山方舱医院的“播音员”华雨辰。“虽然不能像医护人员那样战斗在一线,但我愿意用声音温暖病患。”华雨辰并不是专业播音员,而是武汉青山区钢花小学的一名音乐教师。上周接到青山区教育局为方舱医院招收志愿者的电话时,华雨辰没有丝毫犹豫地回复:“没问题,我可以!”

  “作为武汉人,能多尽一份力就多尽一份力。”在青山方舱医院内,与华雨辰一样的“播音员”志愿者共有9人,分成3组,每天1组人值班。他们每天早中晚各1个小时的广播,除了播音员口播和播放音乐外,还会视情况播放一些其他暖心片段。

  “我们得知有几位病患正好是2月份的生日,就决定给他们一个‘惊喜’。当天晚饭时段,音响里响起了祝福话语和生日快乐歌,让他们觉得有人还在惦记着他们,至少也是一种精神慰藉吧。”华雨辰笑着说。

  疫情暴发以来,“我能为这座城市做些什么”成了这里的人们共同的思考。同样作为武汉人的朱磊,在武汉“封城”当天就加入了自发组织的“华人众筹项目”志愿者团队,负责为相关对接医院转运捐赠物资。

  “第一次运送完物资,在回来路上医院护士长给我发了一段微信:感谢你们的雪中送炭,让我们有了无比的动力。我们会做好防护,做好患者的治疗,相信最后的胜利一定属于我们和你们!”朴实的词句,真挚的情感,寥寥几行字让朱磊和队友们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其实对于投身一线的志愿者来说,感动与被感动几乎每时每刻都在发生。朱磊所在志愿者团队的运输组有七八十人,基本涉及了房地产、金融、广告、建筑等各行各业,因为这次疫情大家聚沙成塔,紧密地团结在了一起。“我们有个共同的约定,就是在每位队友出发前,提醒彼此注意防护和安全时都要说一句:疫情过后,我们要一起AA吃火锅。”朱磊说。

  因为抗击疫情的需要,武汉按下了“暂停键”,却仍有这么一群普普通通的人迎难而上,战斗在各个医院、隔离点,坚守在物资保供、社区防控一线。他们来自四面八方、各行各业,用各自的方式守护着这座城市;他们没有统一的服装,却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志愿者!


相关文章:

1.2020抗疫心得1000字

2.2020抗击疫情心得体会优秀范文10篇

3.2020抗击疫情心得体会范文大全5篇

4.最新抗击疫情心得体会字1200字3篇

5.面对疫情心得体会

    
本文链接:http://www.lzmyw.cn/lizhiwenzhang/109856.html
励志教育  高三励志  家庭教育  为人处世  感悟亲情  伤感日志  大学生励志  励志奖学金  作文大全  诗词名句  读后感  观后感  读书笔记  好词好句  祝福语  经典台词  个性签名

励志网 Copyright © 2024 lzmyw.cn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京ICP备130284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