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董字的励志语录
关于成功的励志文章
篇一:挫折教育ABC
近来,青少年轻生、出走的极端行为不断见于报端,青少年承受能力差、经不得一点挫折已然成为人们对此类现象的共识。一时间,“挫折教育”成为热门话题,并成为最流行的词汇之一。
挫折教育并非吃苦
“挫折教育,就是吃苦夏令营吧,孩子报名、参加过。”这是多数家长听到“挫折教育”后的反应。在他们看来,孩子承受力差是因为生活好、家庭溺爱造成的,只要让他们吃点苦就能解决问题。因此,同时满足家长“要孩子吃苦”与“见效快”要求的“吃苦夏令营”出现时,夏令营营营满员也就可以理解了。但家长说起吃苦夏令营的效果,往往摇头的居多。
今年暑假时,李女士就曾为儿子报名参加了一个吃苦夏令营。在送孩子去夏令营时,李女士全家人像欢送亲人远征一样将孩子送上了征程。没想到的是,12天的夏令营活动,孩子就打来几十次电话,叫苦不迭,陈女士家人更是如坐针毡。总算熬到夏令营结束,又像迎接凯旋归来的将士一样将儿子迎回了家。可这一次回家以后,儿子非但没有“不再娇惯”,反而变本加厉。李女士说,同事中有类似她的经历的人还有不少,她很是纳闷,吃苦夏令营为什么就没有效果呢?
“挫折承受力能通过经历如吃苦夏令营等人为制造的挫折或艰苦情景而获得提高。”教育专家和心理专家对这种说法并不赞同。医院心理科的刘医生认为,一般说,“吃苦夏令营”这种事先有心理准备、且能形成团体动力的活动,多数青少年都能挺过来。这种经历对他们今后面对困境也会有一定的帮助。但,挫折情景是多方面且不预知的,当面对突发的且是精神打击而身体极限和物质匮乏时,当孤立无援、不被理解、不被接纳时,“吃苦夏令营”这类的挫折教育就无能为力了。而从事教育心理学研究与培训工作的董老师则明确指出,挫折教育应该是抗挫折能力教育,人为的让孩子吃苦并非挫折教育的本质。同时,她认为,家庭溺爱未必是孩子耐挫力差的主要原因,家庭对孩子的期望过高,造成其压力过大的精神伤害远大于溺爱。
挫折,就在身边
对于挫折教育,刘医生有着与众多家长不同的看法。他对短期训练就能脱胎换骨的说法颇不以为然。刘医生认为,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绝非一日之功,家庭教育最为重要,而身边的小事则是最为有效的。孩子走路时跌倒,家长不是鼓励他自己爬起,而是抱起又亲又哄;孩子生病了,立刻又搂又抱同时许诺“要什么,就给买什么”;孩子要什么给什么,宁可自己受苦,不让孩子受丁点委屈;要求孩子完美,不犯一点错误和过失———这些几乎每个家长都有的行为皆与挫折教育、增强孩子耐挫力背道而驰。
专家献策
在采访儿童教育专家和心理医生时,他们几乎都谈到一个共同的话题,即挫折教育应当重在培养孩子心理上的抗挫折能力。
在生活中,在一点一滴的小事里,家长怎样培养孩子的心理抗挫力,他们给出如下建议:
一、给孩子一个遭遇挫折的机会
如果永远将孩子置于羽翼之下,帮他抵挡伤害与失败,那他就永远不会学会在打击到来时独自承受。大一点的孩子有时会拒绝尝试新的或他们认为困难的事情,如果向他确定目标是“试一试”而不是“成功”,孩子就会比较容易接受。
二、保持好的心态
孩子的抗挫力有多强,有很多时候直接取决于你对待挫折的态度。
三、“我会和你在一起”
孩子的抗挫力来源于他的自信心与成就感。孩子最大的成就感来自家长对他的重视。
四、发现孩子的闪光点
孩子不可能完美无缺,但也不会是一无是处。要努力发现孩子擅长的事物,并给予鼓励。在某一领域有充分的自信能帮助孩子更好的面对来自其他方面的挫败。
五、告诉孩子:失败是什么
要和孩子一起分析失败,让孩子看到,导致失败的原因是自己可以改变的。
六、表扬孩子:你很努力
对于孩子,以正确的态度面对成功与正视失败同样重要。在孩子成功时,表扬孩子“你很努力”而不是“你最能干”,能让孩子明白:成功意味着掌握一项技能,而不是显示一种天赋。
篇二:成功的名言20条
名言警句大都是成功大师们的生产生活总结,或是人生道理的浓缩精华,那么你知道关于成功的名言有哪些呢?下面就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的20条成功的名言。
1、成功=艰苦的劳动+正确的方法+少说空话。——爱因斯坦
2、要成功一项事业,必须花掉毕生的时间。——列文虎克
3、聪明的资质、内在的干劲、勤奋的工作态度和坚忍不拔的精神,这些都是科学研究成功所需要的其他条件。——贝弗里奇
4、人所缺乏的不是才干而是志向,不是成功的能力而是勤劳的意志。——部尔卫
5、只有一种成功——能以你自己的生活方式度过你的一生。——克里斯托弗·莫利
6、成功的条件在于勇气和自信,而勇气和自信乃是由健全的思想和健康的体魄而来。——科伦
7、天下无难事,唯坚忍二字,为成功之要诀。——黄兴
8、你因成功而内心充满喜悦的时候,就没有时间颓废。——弗兰克·迈耶
9、如果你具备开始的勇气,就有了成功的豪情。——戴维·维斯考特
10、一个人事业上的成功,只有15%是由于他的专业技术,另外的85%要依依耐人际关系、外世技巧。软与硬是相对而言的。专业的技术是硬本领,善于处理人际关系的交际本领则是软本领。——卡耐基
11、每一个成功男人背后都有一个默默支持的女人。
12、作为一个科学家来说,我的成功……最主要的是:爱科学作者:在长期思索任何问题上的无限耐心作者:在观察和搜集事实上的勤勉作者:相当的发明能力和常识。——达尔文
13、一个成功的商人是虎,一个失败的商人是狼,你和他们中间哪个打交道?——冯骥才
14、外国人不需要中国人,中国人也不需要外国人,在这一点上,我任何时候都是和义和团站在起的。义和团是爱国者。他们爱自己的国家胜过爱别的民族的国家。我祝愿他们成功。义和团主张把我们赶出他们的国家。我也是义和团。因为我也主张把他们赶出我们国家。——马克吐温
15、不光荣的成功好像一道不加佐料的菜,可以填饱肚子,但没有好味道。——乔佩特诺
16、机会是极难得的,但他具备三大成功的条件,那就是“像鹿一般会跑的腿,逛马路的闲功夫,和犹太人那样的耐性。——巴尔扎克
17、丈夫想到管太太,远不及情人想到接近情妇次数多;禁子想到关牢门,远不及囚犯想到逃命次数多;所以困难尽多,情人和囚犯照样应该成功。——巴尔扎克
18、成功的企业经营所需具备的要素是:热衷于货品的产出,确切熟知产出成品,责任感以及有效地派任职务。经理人员必须能让部属充分发挥自我才能,独立作业以担负份内完全职责;也必须将企业组织内每一个人视为追寻共同目标的一份子。——洛德福特
19、一个人上床的时候能够对自己说:我没有对别人的作品下断语,没有叫谁相信,没有把自己的聪明才智当作刀子一般在清白无辜的人心中乱搅;没有说什么刻薄话破坏别人的幸福,便是对痴呆混沌的人也不干扰他的快乐,没有向真有才气的人无理取闹;不屑用俏皮话去博取轻易的成功;总之从来不曾违背我的信念……能够对自己这么说不是极大的安慰吗?巴尔扎克
20、应该懂得这样一个道理:要努力,努力,再努力;如果开始不成功,还要努力,努力,再努力。——威·希克森
有一句歌词写得好:“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彩虹固然美好,然而也只有在风雨之后才可以见到这样美丽之景。成功的人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而成功的名言将成为我们的座右铭,激励我们前行。以上所分享的20条经典成功的名言,希望能对还在成功路上的你提供源源不断的正能量。
篇三:新生儿的五大神奇本领
在胎儿教育过程中,通过对新生儿的研究,我们发现,新生儿还具有一些神奇的本领。
模仿能力:
宝宝的模仿能力是不可思议的,出生8小时,他就会模仿母亲吐舌头。
声音定向:
在觉醒状态下,用一个小塑料盒内装少量玉米粒或黄豆,在距离新生儿耳旁10—15cm处轻轻摇动,发出很柔和的格格声,他会转动眼或转动头往发出声音的方向。新生儿喜欢听高调的声音,喜欢听人说话,当母亲叫他时,他会转过头来。如果出生后每天都听妈妈读书,宝宝就会建立对其一生都产生影响的阅读兴趣与习惯。他的专注力、语言能力的发展会惊人地超前。
注视与追视:
新生儿特别喜欢看东西,特别是图书,有鲜艳颜色的东西,如红球或黑白分明的靶心图、条形图、汉字等等。他特别喜欢注视别人的脸庞,尤其是母亲慈爱的笑容,他还对戴眼镜的脸庞更好奇。当红球移动时,婴儿的目光甚至头部会追踪距眼前20cm移动的球体。
触、味和嗅觉:
新生儿喜欢紧贴着躺在妈妈怀中,当宝宝哭闹时,你把手放在宝宝腹部并轻轻按住两上臂,宝宝就不哭了。新生儿对味道很敏感,他们喜欢香甜的味道,对于咸、苦、酸的味道会有不愉快的表情。当闻到一种气味时,有心率加快、活动量改变的反应,他能区别自己母亲奶垫的气味。在状态良好时,他还会凝视对着你笑,吸吮自己的手或抓住谈话人的手。
运动能力:
新生儿具有许多先天的运动本领。例如:爬行反射:让新生儿趴在床上,用手抵住他的两脚,婴儿可趁势向前爬行。行走反射:扶婴儿光脚板直立在床上,他就会一步一步向前走“猫步”,有的孩子走的非常好。游泳反射:在水下分娩的婴儿,具有游泳的天赋,他们能自由的在水中游来游去。牵拉反射:将食指放在新生儿掌心,能立即感到手指被婴儿攥紧(抓握反射)。检查者可借此将婴儿提升在空中停留几秒钟,就像人类的祖先在森林中悬吊在树枝上一样等等。这些先天就有的能力,如果不及时加以练习,几个月后就会自然消失,如果及时训练,这种先天的反射就会变成后天的本领。
新生儿能力的发现,被认为是20世纪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是人类对自身认识的里程碑式的跨越。它为我们从新生命诞生时就科学地开展其潜能提供了依据。难怪有人把发现新生儿的潜在能力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相媲美。但新生儿潜能开发须由经严格专业培训的人员来进行。
篇四:弱者不是一种自怨自怜的资本
孱弱不是用来肆无忌惮伤害他人的理由,更不是维持天长地久的唯一砝码。
某次大地震时,一位妻子被埋,丈夫徒手挖了十几个小时,救出了妻子。妻子的性命虽然得以保住,却双腿截肢,终身残疾。
妻子感激丈夫的救命之恩,认定“没有哪个男人会比他更爱我了”。丈夫也表示要一生一世照顾妻子,场面催人泪下,许多人感慨他们忠贞的爱情。
这故事本该到此戛然而止,如同童话里的结局,从此他们过上了幸福的生活。然而,几年后一次关于当年地震幸存者的采访中,另一个结局裸地呈现在世人面前——丈夫在几年前离开了妻子。
妻子还在苦苦等待着丈夫,只有家人陪伴着日渐消沉的她……在初读这篇报道时,我与所有人的感慨一样,只觉沧海桑田,人心易变。可是当读到另外一篇关于此事的深度报道后,我渐渐改变了一些看法。
报道中说:妻子因为瘫痪,脾气性格大变,丈夫做事稍不如意,就哭闹或埋怨,对待亲友也无好声好气。她双腿残疾,还有双手可以使用,却拒绝做任何工作,每天无所事事,诸多挑剔,恨上天不公,甚至几次尝试自杀,折腾得家人筋疲力尽……甚至在记者采访时,还在持续哭诉丈夫的不忠与自己的不幸,再不提半句他曾对自己的好。
读毕,别有一番滋味上心头。的确无人能在这样惨烈的婚姻里有资格做道德评判员。但是妻子所为,用尽了一个弱者的身份,在胁迫丈夫爱她、宽容她、忠于她,甚至把今生都无条件奉献给她。
如果我是那位丈夫,也会大声反驳一句:凭什么?
残疾是不幸的,但生活不会永远不幸。坐着轮椅的妻子,也可以是温柔体贴,善解人意的。无法自理的妻子,也可以是找到生活重心,帮助别人减轻一点负担的。妻子还可以拥有灵活的双手、倾听的耳朵、微笑的眼睛和体谅他人、自强自立的美好心灵。孱弱不是用来肆无忌惮伤害他人的理由,更不是维持天长地久的唯一砝码。
因为在除掉强者和弱者的名头以后,我们首先都是“人”。
没有哪个人,愿意无底线地对另一个人退让。
在这个世界上,有太多的弱者以弱者自居,以此希望世界给予他们更多的宽容、帮助甚至成功。如果不给他们,就会大哭大叫,捶胸顿足:“为什么?为什么对我这么不公!”更有甚者仇视这个世界,甚至放弃这个世界,在弱者的“名号”下,草草了结一生。
没错,你不如别人生就豪宅香车,英俊貌美,高贵富有;不如别人天资聪颖,机智练达;不如别人身体健康,人见人爱;你卑微、贫穷、笨拙甚至有终身无法弥补的残缺。
你是一个弱者。可是那又有什么了不起?
弱者只是注解,并不是用来要挟这个世界的道具。
你没有这个资格。
弱者不是无限索取的源头,即使别人因为你的弱势而施舍给你想要的东西,那也仅仅是施舍而已。你是弱者,却不应是一个乞丐。弱者被人怜悯,乞丐却被人彻底瞧不起。
心理解读:弱者更不是一种自怨自怜的资本,甚至可能是变为强者的起点。因为你比那些生下来就万千宠爱的强者,还多了一分可以去拼,去创造,去改变自己的命运的机会,这是多么难得的'偏爱。成为强者那一天,你绝不会因为对方是弱者而放松要求。也许会比当年你遇见的那些强者更严苛。——因为你知道,如果不这样做,弱者永远只是弱者。
篇五:挫折教育要遵守三个原则
挫折教育在国外很流行,对孩子的成长也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效果。近年来,国内的家长们也开始认识到挫折教育的好处,一些家长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也开始对孩子实施挫折教育。
目前家长们实施的挫折教育,还存在着一些误解和不足之处。有些家长会以为吃亏就是挫折教育,也有家长认为孩子受到的挫折越多越好,这些想法都是错误的。要改变目前存在的错误做法,实施挫折教育有必要遵守以下三个原则。
1、适度和适量原则
在孩子的挫折教育中,设置的挫折情境必须有一定难度,能让孩子产生挫折感;但又不能太难,让孩子感到自己无论如何都无法完成,产生自卑感,从而彻底否定自己。所以,难度应该是基于孩子的能力,孩子通过一定努力就能完成的。同时,孩子一次面临的难题也不能太多,否则会损伤其自信心和积极性,使孩子产生严重的挫折感、恐惧感,最后丧失兴趣和信心。
2、事后说明原则
挫折教育的根本在于让孩子明白生活的真相,应在事后跟孩子说明,让他遭受挫折不是为了打击他,而只是要让他明白每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人的一生会遇到很多挫折,困难挫折并不可怕,关键在于我们如何正确地认识和对待它,只要鼓起勇气努力向前,最终就能克服困难、战胜挫折。
3、同伴交流原则
在同伴的交流活动中,孩子往往会经历一些挫折,如玩具用品争夺、观点争吵、游戏主导权的争夺等,这些经历必然使他在不断的磨练中学会如何友好相处、如何合作,这种磨练有助于提高孩子的耐挫力。另一方面,同伴之间的相互交流和指导,也能够帮助孩子更好地克服困难、解决问题。
总之,家长在实施挫折教育之前要先了解它的真正含义,以免陷入误区,同时在实施的时候也要遵守一定的原则,以免过多的挫折让孩子产生恐惧。
篇六:国母宋庆龄的挫折教育
宋庆龄小时候就被送去了美国,在美国接受了“欧洲式的教育”,受到民主主义的洗礼。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专制统治,使她对祖国的独立、自由、民主和富强满怀憧憬。宋庆龄学成归国后,建设祖国的抱负无由施展。她径直到流亡的革命党人集中的东京,不久即担任了孙中山的助手,开始了她长达70年的革命生涯。1915年10月25日,宋庆龄不顾父母的反对,毅然决定与流亡中的孙中山结婚,以坚定的步伐毫不犹豫地跟随孙中山踏上扞卫共和制度的艰苦斗争历程。
成长故事
她创办了华美印书馆,协办了中国教青年会,参加了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她就是宋耀如先生与倪桂珍女士的孩子之一——宋庆龄。他们养育了六个孩子,他们便是名闻中外的宋霭龄、宋庆龄、宋美龄三姐妹和宋子文、宋子良、宋子安三兄弟。
宋霭龄和宋美龄天资聪颖,大胆泼辣,在她们只有5岁时,宋耀如就送她们到寄宿学校中的女塾读书。宋庆龄与姐姐和妹妹一样聪明,却不像姐妹那样大胆泼辣,锋芒毕露。7岁时,父亲也送她到中西女塾读书。宋霭龄13岁时,宋耀如夫妇把她孤身一人送到美国求学,使宋霭龄成为中国近代史上最早赴美国接受高等教育的女子之一。
1908年,宋氏夫妇又把二女儿宋庆龄一同送到美国接受教育。当时宋美龄年仅11岁。由于年龄小,在威斯里安女子学校注册为特别生。宋耀如使这三姐妹在早期教育上占了先,在接受西方教育上占了先,在女子接受高等教育上占了先。
宋先生很重视培养孩子的意志力和坚强的品质,宋家的孩子还在爬行和学步阶段,宋耀如就鼓励他们:“一步二步三步,好!跌倒了别哭,自己爬起来再走,好!一二一,一二一……”孩子们果然不哭,跌倒了爬起来再走。朋友们说他是“开孩子们玩笑”,宋耀如却回答:“老兄错了,这不是开玩笑,这是人生之路的第一步,将来在社会上闯世界,全靠这第一步呀!”
孩子们渐渐长大。有一天,宋耀如特地选择了一个风雨交加的日子,带着霭龄、庆龄、子文等人去龙华。他不让孩子们参观龙华古刹,却让他们丢开手中的雨伞,站在古塔下淋雨。宋耀如指着高高耸立的龙华塔对孩子们说:“你们看这座塔,千余年来不怕风雨,为什么?因为它基础牢固,骨架紧密。你们将来投身革命,就要从小打基础,练骨架。现在让我们一起开始比赛,围绕宝塔跑六圈,六六大顺!”宋耀如带头跑了起来,孩子们紧紧跟着父亲,有的孩子不小心在泥泞中跌倒了,却迅速地爬起来再跑,无一肯落后。
正是这种严格的挫折教育造就了历史上著名的宋氏三姐妹,她们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被誉为上个世纪世界上最杰出的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