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苏轼《望湖楼醉书》原文翻译与赏析
乌云翻滚像泼洒的墨汁尚未遮住山,白花花雨点似珍珠乱蹦乱跳打入船内。
卷地而来一阵大风忽然间把雨吹散,风雨后望湖楼下波光粼粼水天一片。
【赏析一】
苏轼号东坡,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望湖楼醉书》这首诗,由云讲到雨,又由雨讲到晴,记叙了大夏季里西湖景色的变幻,流露出诗人热爱祖国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在写法上,充满了奇妙的比喻和丰富的想象。
前两句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意思是说,乌云像打翻的黑汁一样还没来得及把山遮住,一阵疾雨就倾盆而至,湖面上白色的雨点像珍珠一样乱跳着落入船里。首句一个 未 字,突出了西湖景色变化之快。 黑云 与 白雨 强烈对比,加强了诗境中的色彩效果,使雨中湖景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诗中以 翻墨 比喻乌云,逼真生动,形象鲜明;用 跳珠 形容雨点,有颜色,有声音,有动态。这两句对仗工整,比喻奇妙,想象丰富,突现了夏天阵雨来势之猛的特点。
后两句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是说夏雨去得也快,一阵卷地风来忽然吹散了天上的乌云,于是云散日出,明湖如镜,望湖楼下面的湖水像雨后的天空一样开阔、平静,西湖又恢复了它平时的姿态。 卷 ,这里指一种强大的力量把东西卷起来。第三句一个 忽 字,再次强调了西湖景色变化之快。末句比喻形象贴切,把明净的湖水比作雨后平静的天空,水天一色,诗境开阔,给人留下想象的余地,耐人寻味。
诗人立于望湖楼上,以敏锐的眼光捕捉霎时间的所见所感,信笔描绘了夏天由云变雨,忽而由雨转晴的自然现象,仅仅二十八字,就勾勒出一幅形象鲜明的西湖雨景图。此诗一句一景,乌云、白雨、大风、湖水,一景接一景,结构完整,语言精炼,比喻奇妙,想象丰富,给人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赏析二】
此题下有诗五首,皆为西湖的素描画,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卷七赞曰: 随手拈来,皆得西湖之神,可谓天才。
这首诗描摹夏日西湖瞬息万变的壮观景象,极为生动逼真。全诗一句一个画面,从动态中捕捉和表现景物的特点:首句写乌云翻滚,次句写暴雨倾盆,第三句写风作雨停,末句写西湖水涨,湖天一色。《纪昀评苏文忠公诗集》卷七极为称赞,曰: 阴阳变化开阖于俄顷之间,气雄语壮,人不能及也。 此外, 黑云 与 白雨 相互映衬,使画面色彩鲜明。 翻墨 与 跳珠 的比喻新颖而生动,绘色绘声绘形,极为传神。苏轼直到元祐四年(1089)重游杭州时,仍对 跳珠 一往情深,他说: 还来一醉西湖雨,不见跳珠十五年。 (《与莫同年雨中饮湖上》)
【赏析三】
本诗描绘了望湖楼的美丽雨景。好的诗人善于捕捉自己的灵感,本诗的灵感可谓突现于一个 醉 字上。醉于酒,更醉于山水之美,进而激情澎湃,才赋成即景佳作。才思敏捷的诗人用诗句捕捉到西子湖这一番别具风味的 即兴表演 ,绘成一幅 西湖骤雨图 。
乌云骤聚,大雨突降,倾刻又雨过天晴,水天一色。又是山,又是水,又是船,这就突出了泛舟西湖的特点。其次,作者用 黑云翻墨 , 白雨跳珠 形成强烈的色彩对比,给人以很强的质感。再次,用 翻墨 写云的来势,用 跳珠 描绘雨点飞溅的情态,以动词前移的句式使比喻运用得灵活生动却不露痕迹。而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两句又把天气由骤雨到晴朗前转变之快描绘得令人心清气爽,眼前陡然一亮,境界大开。
【赏析四】
这首诗歌。作者描写了自己在望湖楼上饮酒时所见到的西湖山雨欲来和雨过天晴后的景色。作者先从暴雨临前写起。其景象是天上黑云翻滚。就像浓浓的墨汁在天边翻转。远处的山巅在翻腾的乌云中依稀可辨。这个时候。如注的骤雨就已经来到。大雨裹挟着白色的雨点砸在船上。水花四溅。仿佛千万颗珍珠。从天上倾倒而下。正在人们感受暴雨的壮观场面的时候。一阵狂风席地卷来。一下子吹散了乌云和大雨。云开日出。望湖楼下水面平静如镜。空气清新。远远望去。水天一色。诗人善于渲染气氛。从阴云压近湖面。急雨骤降的壮阔。写到烟消云散。雨过天晴。用笔跌宕起伏。而又从容不迫。描写天气变化的神速。使人目不暇接。颇有戏剧性场面。尤其是[白雨跳珠乱入船 一句。最为传神。作者自己非常欣赏这首诗。他50岁时再到杭州。特意又写诗说:[还来一醉西湖雨。不见跳珠十五年。 足见他对这首诗的喜爱。
前两句写云。雨:墨汁一般的浓云黑压压汹涌翻腾而来。还没来得及遮住湖边的山峦。就在湖上落下白花花的大雨。雨脚敲打着湖面。水花飞溅。宛如无数颗晶莹的珍珠。乱纷纷跳进游入的船舱。[黑云翻墨 和[白雨跳珠 。两个形象的比喻。既写出天气骤然变化时的紧张气氛。也烘托了诗人舟中赏雨的喜悦心情。 第三句写风:猛然间。狂风席卷大地。吹得湖面上刹时雨散云飞。[忽 字用得十分轻巧。却突出天色变化之快。显示了风的巨大威力。最后一句写天和水:雨过天晴。风平浪息。诗人舍船登楼。凭栏而望。只见湖面上无入水。水映天。水色和天光一样的明净。一色的蔚蓝。风呢?云呢?统统不知哪儿去了。方才的一切好像全都不曾发生似的。
诗人先在船中。后在楼头。迅速捕捉住湖上急剧变化的自然景物:云翻。雨泻。风卷。天晴。写得有远有近。有动有静。有声有色。有景有情。读起来。你会油然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仿佛自己也在湖心经历了一场突然来去的阵雨。又来到望湖楼头观赏那水天一色的美丽风光。
这首诗描写了夏日西湖上一场来去匆匆的暴雨。第一句写黑云翻滚,第二句写大雨倾盆,后两句写雨过天晴。大自然变化多么迅速,诗人用笔又多么神奇。
【赏析五】
熙宁五年(1072)苏轼在杭州任通判。这年六月廿七日,他游览西湖,在船上看到奇妙的湖光山色,再到望湖楼上喝酒,写下五首绝句。这里选的是其中两首。
两首诗写的都是坐船时所见,而各有妙趣。先看第一首:
诗人写一场风雨变幻,十分生动。他那时是坐在船上。船正好划到望湖楼下。忽见远处天上涌起来一片黑云,就像泼翻丁一盆墨汁,半边天空霎时昏暗。这片黑云不偏不倚,直向湖上奔来,一眨眼间,便泼下一场倾盆大雨。只见湖面上溅起无数水花,那雨点足有黄豆大小,纷纷打到船上来,就像天老爷把千万颗珍珠一齐撒下,船篷船板,全是一片乒乒乓乓的声响。船上有人吓慌丁,嚷着要靠岸。可是诗人朝远处一看,却分明知道,这不过是一场过眼云雨,转眼就收场了。你看,远处的群山不是依然映着阳光,全无半点雨意么。
开头两句写的就是这场景象。
也确实是如此。这片黑云,无非是顺着风势吹来,也顺着风势移去。还不到半盏茶工夫,雨过天晴,依旧是一片平静。水映着天,天照着水,碧波如镜,又是一派温柔明媚的风光。
诗人把一场忽然而来又忽然而去的骤雨,抓住它几个要点,写得如鲜明,富于情趣,确是颇见功夫。用 翻墨 写出云的来势,用 跳珠 描绘雨的特点,自然是骤雨而不是久雨。 未遮山 是骤雨才有的景象。 卷地风 说明雨过得快的原因,都是如实描写,却分插在第一、第三句中,彼此呼应,烘托得好。最后用 水如天 写一场骤雨的结束,又有悠然不尽尽的情致。句中又用 白雨 和 黑云 映衬,用 水如天 和 卷地风 对照,用用 入船 与 未遮山 比较,都显出作者构思时的用心。这二十八个字,好子像是随笔挥洒,信手拈来,仔细寻味,便看出作者功力的深厚,只是在表面面上不着痕迹罢了。
第二首是写乘船在湖中巡游的情景。
北宋时,杭州西湖由政府规定作为放生池。王注引张拭的话说: 天禧四年,太子太保判杭州王钦若奏:以西湖为放生池, 禁捕鱼鸟,为人主祈福。 这是相当于现代的禁捕禁猎区;所不同的,只是从前有人买鱼放生,还要挂个什么 祈福 的名堂罢了。西湖既是禁捕区,所以也是禁植区,私人不得占用湖地种植。诗的开头,就写出这个事实。那些被人放生、自由成长的鱼鳖之类,不但没有受到人的威胁,反而受到人的施与,游湖的人常常会把食饵投放水里,吸引那些小家伙围拢来吃。便是你不去管它,它们凭着条件反射,也会向你追赶过来。至于满湖的荷花,也没有谁去种植,自己凭着自然力量生长,东边一丛,西边一蔟,自开自落,反而显现出一派野趣。
,然而此诗的趣味却在后面两句。 水枕能令山俯仰 山也能俯仰吗?人们都读过杜甫 风雨不动安如山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句子,杜牧也有 古训屹如山 (《池州送孟迟》)的说法,如今却偏要说 山俯仰 ,山真能俯仰吗?诗人认为是能的。那理由就在 水枕 。什么是 水枕 ?枕席放在水面上。准确地说,是放在船上。船一颠摆,躺在船上的人就看到山的一俯一仰。这本来并不出奇,许多人都有过这种经验。问题在于诗人把 神通 交给了 水枕 ,仿佛这个 水枕 能有绝大的神力,足以把整座山颠来倒去。这样的构思,就显出了一种妙趣来。
风船解与月徘徊 同样是写出一种在船上泛游的情趣。湖上刮起了风,小船随风飘荡。这也是常见的,不足为奇。人们坐在院子里抬头看月亮,月亮在云朵里好像慢慢移动,就像在天空里徘徊。因此李白说: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月下独酌》)这也不算新奇。不同的地方是,苏轼把船的游荡和月的徘徊轻轻牵拢,拉到一块来,那就生出了新意。是的,船在徘徊,月也在徘徊,但不知是月亮引起船的徘徊,还是船儿逗得月亮也欣然徘徊起来呢?假如说,是风的力量使船在水上徘徊,那又是什么力量让月亮在天上徘徊呢?还有,这两种徘徊,到底是相同呢还是不同呢?确实,把 船 和 月 两种 徘徊 联系起来,就使人产生许多问号,似乎其中包含厂什么哲理,要定下神来,好好想一想才是。如此说来,这句诗岂不是饶有情趣吗!
人们常说 风马牛不相及 。假如能把一些本不相及的东西拉在一块,那又如何?读了苏轼这句诗,也许对读者有些启发吧。
分页: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