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头战象》主要内容、好词好句、读书笔记
《最后一头战象》读后感
阅读者邢怀元
作者沈石溪
出版社浙江儿童出版社(全国优秀出版社)
阅读时间2012-11-25
阅读方式独自阅读
内容简介
解放前的西双版纳,拥有很多象兵。象兵就是骑着大象作战的士兵!
1943年,日寇在打洛江畔和象兵打了一场,最后战象全部倒地,日寇也退出打洛江。
附近寨子的人们挖了一个巨坑,把战象全部埋葬了进去,名曰:百象冢。在搬运战象的时候,人们发现了一头叫嘎羧的战象还活着,就运回寨子。村民们把它的伤治好了,留在了曼广弄寨!
我在1969年插队到那里,三年后,嘎羧越发衰老了。波农丁说:“嘎羧要走黄泉路了。”
一天早晨,嘎羧突然十分亢奋,一直撞象房。波农丁让我帮忙去小阁楼上找东西,最后嘎羧要回了它的象鞍。
嘎羧在打谷场和村民们告别后,波农丁对我说:“我们去象冢捡象牙,但不捡嘎羧的!”我很高兴,又好了感情,又圆了发财梦![读后感:www.64foot.com]
我们跟嘎羧到了打洛江边,它对一块礁石吼了好几声,吼声激越悲壮。波农丁说:“那块龟型礁石,当初救了嘎羧一命!”
嘎羧出乎我们意料地来到了百象冢,它在百象冢上面挖了一个坑,最后死在里面。波农丁说:“我们在这里捡象牙,盖了新竹楼竹楼要起火,买了牯子牛也会被老虎咬死!”然后我们将坑填平后,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了寨子里!
作者简介
沈石溪,原名沈一鸣。1952年十月生于上海亭子间,从小体弱多病,与各种体育奖杯无缘。会捉鱼、会盖房、会犁田、会栽秧。当过水电站民工、山村男教师。在云南边疆生活了18年,娶妻,生一子。中国***员。大专文化。职称文学创作2级。生于1952年10月,汉族人。1969年赴云南西双版纳傣族村寨插队落户。1972年调当地山区小学当教员。1975年应征入伍,官拜宣传部长。1980年开始从事业余文学创作。1982年10月加入云南作家协会,1985年考入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9月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92年调任成都军区创作室。擅长写动物小说,努力笔耕,以养家糊口尽男人之天职。现为成都军区***部创作室专业创作员,被誉为“中国动物小说大王”。小说《圣火》获199 0年世界儿童文学和平奖。《第七条猎狗》获中国作协首届儿童文学作品奖。《一只猎雕的遭遇》获中国作协第二届全国儿童文学优秀作品奖。《斑羚飞渡》一文荣获人民文学出版社首届《中华文学选刊》奖,台湾儿童文学学会、《民生报》、《国语日报》、《儿童日报》、《幼师少年月刊》联合主办“好书大家读”活动推荐书目。《最后一头战象》被选入语文课本。 课文记叙了曾经在抗日战争中幸存写下来的最后一头战象嘎羧,自知生命大限已至,便再次佩上象鞍,来到打洛江畔缅怀往事,凭吊战场,最后在埋葬着战友们的“百象冢”旁刨开一个坑,庄严地把自己掩埋的故事。嘎羧是一头勇敢.善良.坚强.怀旧.忠诚,在战场上不顾惜生命,死后也要跟兄弟们在一起的大象! 小说《圣火》获1990年世界儿童文学和平奖。《第七条猎狗》获中国作协首届儿童文学作品奖。《一只猎雕的遭遇》获中国作协第二届全国儿童文学优秀作品奖。
好词
西双版纳 傣族 威风凛凛 象兵 排山倒海 战尘滚滚 吼声震天 势不可当 日寇 缅甸 打洛江畔 百象冢 曼广弄 踬踬颠颠 优哉游哉 亢奋 马鞍 野牛皮 象鞍 流苏 英武豪迈 象冢 雨裂沟 三匝 糯米粑粑 唏嘘 象牙 聚宝盆 礁石 浴血搏杀 震耳欲聋 炯炯有神 激越悲壮 惊天地泣鬼神 枪林弹雨 缅怀往事 凭吊战场
我的感悟
这是一头“怀旧”的战象。嘎羧原本是得去祖祖辈辈留下的象冢长眠的,但它没有.我想它一定是无法割舍战争时光,无法忘记战友们。它告诉我们历史不能重演,而历史也不能忘记。
这是一头“纯洁”的战象。嘎羧的心里,不是对功名的渴望,不是对自己战绩的骄傲自豪,而是并肩作战的战友,是慈爱的波农丁,是善良的乡亲们,是它久久渴望的和平与安宁.的确,没有什么可以做到永恒,但是,我们必须要守护自己最珍惜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拥有心灵的净土.嘎羧比我们更早懂得这一点,因此,它二十六年来一直怀有纯洁的心.在它那为所有人动容的壮举面前,我们都是那么渺小.
这也是一头 “忠诚”的战象。“忠诚”是因为它临死时重披象鞍,它希望自己是最后一头战象,希望这个世界永远和平。当我读到文章中的这句话,“二十六个春秋过去,象鞍已经破旧了,仍显出凝重华贵,嘎羧披上象鞍,平添了一股英武豪迈的气概。”从中我读懂了象鞍上记载着凝重的历史,记载着嘎羧的忠诚,垂暮的英雄,博大的胸怀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