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2015清华大学演讲稿:精英不是利己主义者
2015年9月19日,俞敏洪在清华大学建筑馆报告厅“顶上对话”的主题演讲活动中,做了一场励志演讲,俞敏洪谈到了什么是真正的精英。他认为,一个自私的只关注自己利益的人,不管你多么成功都不能叫做精英。在中国社会,真正的新精英的定义是既能够自我成长,又同时能够帮助这个社会进步的人。社会这件事情不仅是指中国,还包括世界在内。俞敏洪说,精英人物必须有大的担当和责任,然后再跟自己的发展相结合。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现在所有的企业家都很难说是精英人物。因为大部分企业家都只关注自己的企业成长。
80后励志网把俞敏洪在清华大学的这场演讲稿整理了一下,分享与大家。
精英不是利己主义者
演讲时间:2015年9月19日
——俞敏洪在清华大学“顶上对话”的励志演讲稿
最初的梦想就是赚钱
我当初办新东方跟梦想一点关系都没有,就是没钱,想赚钱而已,更没有想到为社会或者教育事业做贡献。到现在为止,新东方也没为中国教育做什么事情,说不定还有负面影响。
人总希望自己在某些方面让自己变得更好,更有知识、更有野心、更有事业心。要记住这个度,人生不能纯粹的以钱和名为中心。当你把所有行为都转化成以钱、以名和以攫取财富和名声为核心的时候,生命就走完了。
挣钱这件事情,本身没有问题。钱本身是中性的,深刻的人会因为有钱而变得更加深刻,浅薄的人会因为有钱变得更加浅薄。我女儿要出嫁的时候,我很难想象我要花7000万人民币办酒席,把中国所有的著名人物都请过来参加,每人给100万的车马费。这是真的,当父亲的为子女花钱是不合算的,应该是给子女带来更加美好的未来。这个美好的未来应该是有一个特别好的归宿才能达到。
山西煤老板就是这么干的,花7000万把女儿嫁出去了,所有名人都去了。后来山西煤矿出问题了,煤价从600多块钱变成100块钱一吨,煤老板就破产了。我们一辈子为钱奋斗没有问题,为名奋斗也没有问题。我现在还算有钱,还算有名。清华和北大这两个学校还不仅仅是培养一个人的能力,这两个学校的学生一定意义上还有家国情怀,个人会追求超越于利益之上的某种东西。
我非常幸运的是新东方已经解决了我的吃喝玩乐的问题的时候,我的吃喝玩乐的要求也不是那么高。所以这也有好处,就是各方面的欲望不是那么强。
心理素质是锻炼出来的
心理素质某种意义上是锻炼出来的。你要知道在这个世界上,如果有人讽刺你、打击你,或者你自己觉得处于非常低的状态,其实是一件特别正常的事情。不要太在乎别人对你的看法。
有的人就会特别在乎,比如云南大学十几年前的马加爵事件。马加爵在乎的原因就是因为他觉得同学老欺负他。老欺负他的一个重要原因,倒过来就是他在乎,变成互为因果关系。他特别害怕失败,打牌的时候会玩儿小动作,会偷牌。偷牌的目的就是为了打赢别人。被同学发现,觉得他做事情特别low,就臭骂他一顿。他就觉得特别气愤,就做了极端的事情,把四个同学都干掉了。
另外一个同学幸免了,这个同学特别敏感。他刚认识这五个同学,就觉得马加爵有极端倾向。他特别知道有极端倾向的人不能随便得罪。他在宿舍从来不讽刺打击马加爵,不管他做多少low的事情,他都跟马加爵保持良好关系。那天马加爵要杀人的时候,跟这个哥们说出去给我买袋方便面。
回过头来说,你能够承受住同学之间的互相摩擦,是为你未来的生命做好了准备,迎接最良好的状态。这个世界上,看得上你的人、天天赞扬你的人极少。每天关注你,天天想批判你,或者想看你好看的人极多,这是人性的必然。你自己要做的是如何评比这些负面信息,把自己的正能量调动起来。这是最重要的。
“拼爹”、“拼钱”现象会越来越少
我觉得拼爹、拼钱的人当然还会有,但是,反而比我们那个时候要更加的好。因为原来我们那个时候的资源是有限的,信息也是有限的,掌握资源、掌握信息的人就会获得更多的好处。现在这个时代好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来到,所有的信息都是透明的,世界真正的扁平化。
因为我现在在做创业投资,每年要看几千个项目,投进去上百个项目。我把周围的朋友聚集起来,成立了一个基金。上百个项目,每个项目平均投入是500万人民币左右。这些项目中间的创业者,大部分都不是官二代和富二代,可能就是3%-5%。我们做投资的一听说是官二代、富二代就非常警惕,不知道他们是否可持续发展。
这也是个问题。因为中国的特殊情况,社会阶层和体制不够开放,还会有人利用特权、利用资源,能够比我们优先一步。
有意的努力+无意的机遇
我本人有一个理论,任何一个人一生的成功、成就或者是幸福都来自于他有意的努力加上无意的机遇。人生一定是需要有意的设定目标的。大家到清华大学来,一定是你在中学获得了好的成绩。
你不一定要到清华,但你要想上中国最优秀名牌大学的事情肯定是有的,否则你不会考到清华这么好的地方来。这种有意的努力,只要你的目标是正确的,一定要坚持。也许中间会遇到失败,但是,坚持的结果通常会更好一些。
我在人生中有意奋斗的目标有几个,比如进北大不是我有意奋斗的,但上大学是有意奋斗的。电影《中国合伙人》大家看过,中间那个农村孩子要求母亲再让他考一年,确实发生在我身上。我当时的目标不是要上北大,就是想离开农村。在我们那个时代,如果不离开农村就是死路一条。离开农村这个目标我奋斗了整整三年。
北大这个目标是超出意料之外的,我当时是想考普通的大学,把户口从农村迁到城里就行。你努力以后有可能达不到目标,有时候还有可能超越你的目标。所有这一切的来临只有一个可能性,就是你必须努力。
我后来之所以能够在北大立足,并且成为北大教词汇最好的老师,出来干新东方,跟我自己在医院背单词的事情密切相关。我出来以后办的第一个就是GRG词汇班。有意无意都要努力,我觉得会有好处。
但是,还有的时候你有意努力不一定会达到目标。
比如我为了出国努力三年,被美国大使馆拒签一年半。在电影中间喊的“美国人民需要我”,我没这么喊过。我说的是有意的努力,再加上无意的机遇。因为社会在变迁,时代在变迁,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变迁。这些变迁有的是可以预料的,有的是不可预料的。不可预料的东西,可能会给你带来,但也有些机遇。
我在北大被处分了,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失败。这个东西所带来的意外机遇就是新东方的诞生。生命中有一得必有一失,一得和一失之间一定是你努力抓住,而不是你躺在床上就能得到。我个人的感觉是人生一辈子的努力对你生命的丰富性还是很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