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网_励志名言名人名言大全_励志电影歌曲排行_经典语录语句

孙子兵法论文

励志文章 2020-06-150 lz01

  孙子兵法论文(一):

  论《孙子兵法》蕴含的伦理思想

  论文关键词:《孙子兵法》;军事伦理;伦理思想;管理伦理

  论文摘要:《孙子兵法》作为一部世界著名的军事著作,其价值不仅仅在军事领域,它博大精深的思想还蕴含着丰富的伦理价值,主要表此刻与中国传统伦理有密切的关系,在军事伦理、管理伦理上有丰富的思想资料。对其深入挖掘,既有重要的理论好处,又有重要的现实好处。

  孙子名武,字长卿,也称孙武子,春秋末期齐国人。孙子的著作《孙子兵法》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块瑰宝,价值不仅仅在于军事领域,它博大精深的思想还蕴含着深刻的伦理价值。

  一、《孙子兵法》与管理伦理

  管理者应具备的道德素质,《计篇》总结为:“将者,智、信、仁、勇、严也。”即将帅要有智谋才能,要赏罚有信,要爱护下属,要勇敢果断,要军纪严明。其中的前三个方面“智、信、仁”是普遍的道德要求,后两者“勇、严”是对军事管理者提出的特殊要求。“智、信、仁、勇、严”,是将帅务必具备的“五德”,既是素质要求,更是道德要求。“智”即智慧,在中外伦理思想史上,都是作为一种重要的道德品质,那里主要是说将帅要足智多谋。《九变篇》日:“是故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杂于利,而务可信也;杂于害,而患可解也。”就是说,聪明的将帅,总是能兼顾到利和害两个方面。在有利的状况下思考到不利的方面,事情就能够顺利进行;在不利的状况下思考到有利的方面,祸患就能够解除。“信”主要指将帅要取信于下属,主要表现即《计篇》所说的“赏罚孰明”,将帅赏罚无度甚至失度,就是道德上的“失当”甚至“失德”,必然失信于部下。“仁”如前所述,包括“仁爱”、“义恨”和“大仁”。“勇”即要有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敢于勇往直前,能够视死如归。那种胆小如鼠、临阵怯战的人最为军人所不屑,也被认为是最不道德的军人。“勇”务必是与“大仁”、“大智”相联系的“大勇”,而非匹夫之勇。“严”主要

  表现有三:一是将帅要有威严,能够令行禁止;二是要治军严格,“将弱不严,教道不明,吏卒无常,陈兵纵横,日‘乱”’(《地形篇》);三是要严于律己。

  管理者要重视决策。管理者首先是决策者,越是高层管理者,决策越占有重要的地位,无论公共管理还是企业管理,都是如此。这就要求管理者的决策慎之又慎,否则,造成的损失难以估量。《计篇》指出:“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因此,决策不仅仅是单纯的决策,还具有伦理道德的好处。从伦理好处上看决策,要求决策者一方面要理智对待决策,不能感情用事;另一方面决策要周密筹划,谨慎行事。从前一方面来说,《火攻篇》指出:“主不能够怒而兴师,将不能够愠而致战。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怒能够复喜,愠能够复悦,亡国不能够复存,死者不能够复生。故明君慎之,良将警之,此安国全军之道也。”国君不能凭一时之怒而兴兵打仗,将帅不能以一时之愤而与敌交战。要以是否贴合国家利益决定是否行动。恼怒、怨愤能够重新高兴,而国家亡了则不能再存在,人死了则不能再重生。从后一方面来说,《计篇》指出:“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意思是说,凡是战前预计能够取胜的,是因为筹划周密,各种因素思考周到;反之亦然。筹划周密、思考周到就能取胜,相反就不能取胜,更何况不认真筹划呢

  管理者要注重人的因素。战争的胜败,讲究天时地利人和等多种因素,对此孙子兵法》多有论述。但是,在所有因素中,孙子更注重人的因素,强调“人和”是诸要素的关键。谋攻篇》日“上下同欲者胜”。要做到“上下同欲”,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加强制度管理,二是关心爱护下属。在制度管理上,计篇》提出:“法令孰行……赏罚孰明”行军篇》日:“故令之以文,齐之以武,是谓必取。令素行以教其民,则民服;令不素行以教其民,则民不服。令素行者,与众相得也。”就是说,用政治教育士卒,用军法管理部队,才能战必胜攻必取。平时能教育士兵严格执行命令,战时士兵就能服从指挥;相反,就不会服从指挥。平时所以能令行禁止,是因为将帅与士兵的关系融洽。在关心爱护下属上,地形篇》指出:“视卒如婴儿,故可与之赴深貉;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将帅平时对待士兵像对待婴儿一样关心爱护,战时士兵就会与将帅一齐赴汤蹈火;将帅平时对待士兵像对待自己的爱子一样,战时士兵就会与将帅同生共死。

  二、《孙子兵法》与传统伦理

  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是孔子创立的儒家文化,儒家文化的根基是伦理道德。孙子与孔子是同时代人,生活在春秋末期。当时,各种思想相互碰撞、相互吸收、相互渗透,《孙子兵法》必然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同时,儒家文化根源于齐鲁文化,孙子作为齐国人,受到齐鲁文化的影响也是必然的。

  “仁”是中国传统伦理最高的道德原则,用“仁”去解读《孙子兵法》,主要有三方面的含义:一是“仁爱”,如“爱卒”、“善卒”、“养卒”,“安国”、“保民”、“利主”。二是“义恨”。“爱”和“恨”是构成“仁德”的两个基本要素,也是基本道德规范,对人民越是爱,对敌人就越要恨。三是“大仁”。作为军人,最大的仁就是实现国家利益,为了国家利益,发动战争、进行杀戮,不是不仁,相反。这正是最大的“仁”。孙子在《用间篇》中指出:“凡兴师十万,出征千里,百姓之费,公家之奉,日费千金;内外骚动,怠于道路,不得操事者,七十万家。相守数年,以争一日之胜,而爱爵禄百金,不知敌之情者,不仁之至也。”出兵打仗,动用军力人数众多,国家财力物力耗费巨大,全国的老百姓也都不得安宁,有时战争还要持续数年,如果吝啬一点儿小钱而不肯重用间谍,导致战争失败,那就太“不仁”了。《用间篇》又说:“非仁义不能使间”,意思是不仁义的将帅不能使用间谍。“用间”带有耍阴谋诡计的意思,按常理属于不仁不义之举,但为了国家利益就成为“仁”,国君、将帅都要有这种“仁”。

  《孙子兵法》十三篇,每篇讨论一个战争主题,但通览全书,则篇篇充满“慎战”、“抑战”,甚至“不战”的思想。作为一名军事家,在一部专门论述战争的著作中,能够有这样的思想,充分体现了孙子博大的仁感情怀。

  中国传统伦理把“三纲五常”作为最高道德原则,五常的仁、义、礼、智、信,除了以上所讲的仁,其他的在《孙子兵法》中也多有反映。如“智”,《孙子兵法》本身就是一部充满军事智慧的著作,论述如何运用高超的智慧夺取战争的胜利。又如“信”,《孙子兵法》在提出“兵者诡道”、“兵以诈立”的同时,也包含诚信的思想。首先,“上下同欲,民弗诡者”是一种体现国家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政治公信。

  其次,“令素行者,与人相得”,是其“将道”中“信”的基本要求;信赏明罚是“信”的形式;将士用命、部属相得则是“信”的核心资料。最后,“不令而信”是一种高超的用兵境界,反映了道德的巨大力量。

  三、《孙子兵法》与军事伦理

  《谋攻篇》指出:“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那里的“全胜”战略思想,能够认为是《孙子兵法》的思想精髓。孙子认为,兵凶战危,透过军事手段解决争端,必然造成杀戮和破坏,因而,“非善之善者也”。透过政治的、外交的手段加以解决,才是“善之善者也”。透过施行仁政、争取人民支持,从而“夺气”、“夺心”,既能够避免或减少杀戮和破坏,又能到达战争的目的,这样的战略策略才是上善之策。

  孙子的“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全胜”战略思想,从目的来看,是“必以全争于天下”。那里的“全”,不是攻城略地,打败敌方,使敌方“降”服,而是争得敌方人心,使之心悦诚服,如果仅仅使敌方降服,不能认为是“全胜”。从手段来看,一是“伐谋”,二是“伐交”。从对象来看,所谓“全”就是要保全,大至于全国、全军,小至于全卒、全伍;不仅仅保全已方,还要保全敌方;不仅仅保全军队,还要保全城池、村庄、人民以及财产。从适用范围来看,不仅仅适用于战略,还可适用于战役甚至一次具体的战斗。从作用或好处来看,一是己方代价最小,不费一兵一卒;二是敌方损失最小,保全了可为我所用的超多物资和人力;三是人民遭受灾难最小,因为任何战争,最大的受害者总是人民;四是世界获益最大,透过非暴力手段解决争端,不仅仅双方不受损失,更重要的是双方不结冤仇,人民得以稳定安宁,社会得以进步,世界得以和平。这些,都充分反映了孙子可贵的惜财爱物、珍视生命,主张和平共处的伦理思想。

  《九变篇》指出:“凡用兵之法,将受命于君,合军聚众……君命有所不受。”《地形篇》也指出:“故战道必胜,主日无战,必战可也;战道不胜,主日必战,无战可也。故进不求名,退不避罪,唯人是保,而利合于主,国之宝也。”那里,产生了两个道德命题:道德选取和道德职责。本来,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这是基本的军人伦理,“将受命于君,合军聚众”即是指此。但战场情势发生了变化,国君的命令已经成为错误时,将帅就要临机应变、作出选取,即使国君的命令也能够不执行。样,如果有必胜的把握,即使国君不让打,也要坚决打,相反,如果不能取胜,即使国君命令打,也能够不打。作为将帅,进不求功名,退不避抗君之罪责,只求保全民众和士卒,贴合国君根本利益,这样的将帅才是国家最宝贵的人才。将个人的功名、罪责置之度外,以国家利益为一切行为的最高准则,这是将帅应有的道德职责。

  此外,《作战篇》指出:“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因此要速战速决,这反映了孙子爱惜民财,珍惜民力的思想。《作战篇》还指出:“国之贫于师者远输,远输则百姓贫。近于师者贵卖,贵卖则百姓财竭,财竭则急于丘役。力屈、财殚,中原内虚于家。百姓之费,十去其七;公家之费……十去其六。”本来,军队就是为了打仗的,思考如何打胜仗就行。那里,言战争却能同时想着国家经济、人民生活,反映了孙子的人道思想。

  《孙子兵法》除以上主要伦理思想外,在经济伦理、生态伦理、职业伦理等方面也有所述及。这天,对《孙子兵法》的伦理思想进行深入挖掘,既有重要的理论好处,又有重要的现实好处。从理论好处上说,能够使《孙子兵法》的思想更加完整、全面地展示给世人,丰富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体系。从现实好处上说,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个性是精神礼貌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好处。

  孙子兵法论文(二):

  浅析《孙子兵法》对人生的几点思考

  摘要:《孙子兵法》资料博大精深、主旨深远,具有超强的生命力,它的社会影响力远远超出了军事范畴。文章就《孙子兵法》中蕴含的“修道而保法”“先为不可胜”“斗乱而不可乱”等哲理内涵移植和借鉴到人生成长之中,帮忙人们从《孙子兵法》的哲理中,树立战胜对手的竞争意识,掌握摆脱困境的行为方法。

  关键词:孙子兵法;人生;思考

  《孙子兵法》这部有着千年历史的奇书,其中每一句话都凝聚着高深智慧,浓缩着上等的谋略,透过对《孙子兵法》的阅读,我们每个人都能够学到处理人际关系的策略和手段,掌握摆脱困境的行为方法。

  一、人生不败第一计:

  修道而保法,故能为胜败之正《孙子兵法》中谈道:“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为胜败之正。”(《孙子兵法·军形》)意思就是说:“善于指挥打仗的人,务必要修明政治,确保法制,从而能够掌握战争胜负的决定权。”所谓的“修道而保法”,杜牧注得极好:“道者,仁义也;法者,法制也。善用兵者,先修理仁义,保守法制,自为不可胜之政,伺敌有可败之隙,则攻能胜之。”“道”是春秋时期很流行的一个字眼。孙子对“道”直接论述为“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可与之死,可与之生而不畏危”。“民与上同意”意思就是君民要同心同德,孙子把老百姓与君王的良好关系作为君王成败的首要因素。也就是说君王要想坐稳江山,你务必要得到老百姓的拥戴和信任。楚汉相争初期,项羽因为无“道”,犯了不少致命性的错误,把即将到手的江山拱手让给了刘邦。

  陈平、韩信原先都是项羽的麾下,但项羽却没有识人之才,让陈平、韩信总是没有用武之地。两人在项羽手下看不到任何期望,只好仰天长叹转而投奔了刘邦,范增是项羽手下最重要的谋士,也是唯一厉害的主角,但项羽却受陈平的挑拨,怀疑范增的忠心,气得范增没有办法只好打包回家。

  范增的离去给项羽一个致命的打击。能够说项羽最终是惨败在这两个人手上的。项羽更大的问题是对占领的城池不进行安抚,反而进行烧杀掠夺,被他攻打下的城池内的老百姓都不拥护他,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项羽不但失将心,还失民心,最后只能落个乌江自刎。反过来我们再看看刘邦的所作所为,项羽不重用韩信,他却拜韩信为大将。项羽吝啬,有功不赏,他却有功必赏,不但赏银、赏金,还封官、封爵、封侯、封王,在所不惜,所以刘邦麾下拥有一大批能征善战的将领。

  项羽对所攻下的城池是烧杀掠夺,刘邦却秋毫无犯,项羽失掉了民心,而刘邦却得到了老百姓的拥戴。除了“修道”外,孙子还有“保法”的政治理念。“保法”就是指要用严明的军纪使得部队上下纪律严明,执法有章可循,发挥出最大的战斗力。孙子的“保法”的主张,对于我们当代人而言,就是要遵章守法、依法办事,就是要心中有法、敬畏法纪。

  古人说:“凡善怕者,必身有所正、言有所规、行有所止。”一个人只有敬畏法纪,才能慎初、慎微、慎行。反之,如果目无法纪,必然迷心智、乱言行、丢操守。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法律法规都是我们做事做人的底线,是不可逾越的红线,也是触碰不得的高压线。纵观十八大以后落马的贪官,无不是让贪欲蒙蔽了理智,让权势淹没了敬畏,一步步失守法纪的防线,最终走向蜕变腐化、违法犯罪的深渊。这警示每一个人,在法律法规面前,要心存敬畏,不要心存侥幸。

  心怀敬畏,才能慎始敬终;警钟长鸣,才能警笛不响。能够说“修道保法”是我们人生不败的一个法宝。如果在我们的人生中始终在政治上、道义上、德行上光明磊落,即修道;又能在法律上、政策上、制度上立定脚跟,即保法,那么我们就会有最高的获胜概率。如果我们能真正领会其中的奥妙,做到知行合一,我们就能够正确地把握好我们的人生航向而不至于迷失在现实的迷雾中而失去了自我,而且无论我们走得多远,我们都能够坚定你的理想信念,都能够引领我们一步步走向胜利的彼岸。

  二、人生不败第二计:

  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孙子兵法》中谈道:“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必可胜。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孙子兵法·军形》)意思是说:“古代善于指挥作战的将军,总是要透过努力先创造不被对手战胜的条件,然后等待战机从而打败对手。不让对手打败的主动权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是否能够打败对手就看对手是否有隙可乘。所以,善于指挥作战的将军,都能够创造不被对手打败的有利条件,而不可能做到使对手必定被我所打败。所以说,胜利是能够预见的,但是却不能够强求。”孙子认为:实施作战,首先要积蓄作战实力,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这是战胜敌人的客观基础。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再去寻找战机,战胜敌人。军事实力的强与弱,是决定一场战争胜负的关键所在。所以,善于指挥打仗的统帅总是去为了其军事实力上的绝对优势而全力以赴,也就是孙子所说的“先为不可胜”;然后静静地等待战胜敌人的时机的到来,从而抓住对手暴露出的可能被战胜的机会(以待敌之可胜)发起立体进攻,从而获得全面的胜利。孙子所讲的“先为不可胜”的目的就是透过各种方法和手段来增强自己的军事实力,使自己不可被对手战胜

  ,“以待敌之可胜”的目就是等待对手出现可胜的战机。孙子在那里所讲的“待”的含义就是等待和寻求战胜敌人的时机的到来,为什么要等待呢?等待的目的就是让敌人虚假的一面不见从而看到其真实的一面。消除敌人虚假的一面,并且让敌人暴露其真实的面孔就需要必须的时间,所以我们要耐心地等待。

  真正的胜利者都懂得在没获得绝对优势的状况下必须要养精蓄锐,等待最佳战胜敌人的时机的到来。因为如果战胜敌人的时机尚未成熟而免强发起进攻,就会暴露自己的“形”。那么对手就会抓住我方的不利的因素不放手,迫使我方处于被动不利的地位。因此,战胜敌人时机的造成,务必要专心致志地等待。“要成为好的猎手,务必先学会等待。”敌人的可胜之机大多时候不是你守株待兔就能得来的,而要你适时地创造战胜敌人的时机,与其等待战胜敌人时机的到来,不如努力地去创造,机会就像甘蔗一样,力榨才会出汁,机遇永久垂青于时刻准备着的人。学暗器的人永久最懂得把握机会的。这段话充分表现了孙武在战争中客观冷静的大将风度。

  在我们每个人的人生道路上,谁能树立起“不可胜在己”的这种人生的理念,并且能够努力去拼搏,谁就能牢牢把握自己的命运。不能被对手打败的根源就在于你自己,在于你平时能否能自强,能否能下功夫学习,能否努力奋斗。自己的人生需要自己去掌控,挑战自我,改变命运,追求成功,是我们的梦想,为了实现我们心中的梦想,那就去积蓄你的实力并高效地运用好你的实力。相信自己,你就是你人生的指挥官。带上你的“尖刀部队”(你的思想、你的感情、你的创意,你的知识、你的人脉、你的时间、你的财力、你的物力)纵横捭阖,运筹帷幄,或“十则围之”(《孙子兵法·谋攻》),或“避实击虚”(《孙子兵法·虚实》),或“分合为变”(《孙子兵法·军争》),或“并敌一向,千里杀将”(《孙子兵法·九地》)为实现你人生中最大的梦想去拼杀吧。

  三、人生不败第三计:

  纷纷纭纭,斗乱而不可乱也;浑浑沌沌,形圆而不可败也《孙子兵法》中谈道:“纷纷纭纭,斗乱而不可乱也;浑浑沌沌,形圆而不可败也。”(《孙子兵法·兵势》)意思是说:“战场上军旗纷乱摇曳,战马和士兵混合在一齐,在这样的战场上作战要使军队整齐不混乱;在战士潮水般涌来涌去,敌我双方浑沌不清的状况下作战,必须要布阵周密,持续良好的作战态势而不致于最终失败。”

  战场上,如果你被军马嘈杂乱了方寸,没有了章法,你就会被动挨打;生活中,如果我们也是根据各种社会潮流不断地更换自己的追求目标,我们的人生也会像打乱仗一样,稀里糊涂。

  所以,我们在人生道路的选取上,必须要懂得“清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的道理。不仅仅要以时势为导向,更要结合我们每个人的实际状况,慎重地选取一条适合你的人生之路。

  在人生道路的选取上,我们必须要懂得什么样的人生适合自己,什么样的生活是自己真心所追求的,真正了解自己内心的人,你的世界才会真正向你走来,所以,我们必须要坚定自己的生活信念,选取一条真正适合自己的人生之路。人生道路确定之后,务必牢记“斗乱而不可乱”,不要被流行的思潮所绑架,更不要为陈旧的思想所束缚。而是要智慧地去分析、去决定、去抗拒,相信自己选取的路,坚定地走下去。“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样,你的人生定会绚烂多彩!

  参考文献:

  [1]本报评论员.党纪国法不容违逆[N].人民日报,2014-08-01(1).

  [2]施芝华.孙子兵法与人生智慧[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3:2.

  [3]周依朋.孙子兵法的人生经营课[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13.

  [4]张占武.你能读懂的孙子兵法[M].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2011.

  孙子兵法论文(三):

  《孙子兵法》对战略管理的启示

  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企业战略管理逐渐兴盛和发展起来,受到越来越多的管理者的重视。他们不仅仅学习研究现代西方战略管理理论也从《孙子兵法》中汲取宝贵经验,近代社会以来,《孙子兵法》已经走向世界,国际社会曾一度掀起学习孙子思想的浪潮。受国内外“孙子热”的影响,本着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将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相特征相结合的目的,主要针对如何有效地将《孙子兵法》中的治军战略思想应用于现代企业战略管理做初步探讨。

  关键词:孙子兵法;战略管理;企业战略管理;战略目标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市场环境越来越复杂,企业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企业要想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务必重视战略管理。《孙子兵法》中的许多战略思想对于现代企业战略管理具有重要借鉴好处,本文主要针对如何有效地将《孙子兵法》中的战略思想应用于现代企业战略管理做初步探讨。

  一、《孙子兵法》的地位

  《孙子兵法》作者为春秋时祖籍齐国乐安的吴国将军孙武,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兵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作,被誉为“兵学圣典”,是一部世界公认的管理哲学著作。共有六千字左右,一共十三篇。《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资料博大精深,思想精髓富赡,逻辑缜密严谨,是古代军事思想精华的集中体现。其诞生至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历代都有研究。如今,《孙子兵法》已经走向世界,受到许多国家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和企业家们的重视,被认为是军事领域和战略管理领域的必读书籍。

  二、企业战略管理的定义和好处

  近年来,西方企业战略管理思想逐渐发展起来。20多年的时间里,关于企业战略管理的研究一向成爆炸式的增长。所谓战略管理是一门着重制定、实施和评估管理决策和行动的具有综合功能的艺术和科学,这样的管理决策和行动能够保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时间内到达一个机构所制定的目标。

  企业战略管理集中研究综合系统管理、市场营销、融资和财务、生产和操作、开发和研究、计算机信息系统等方面的问题,以保证企业目标的实现和成功。实施企业战略管理有助于企业正确评价外部环境的危机与机遇,有助于明确企业核心潜力,确定企业有效的战略活动领域,使企业获得长久的竞争优势。实行企业战略管理能够优化组合企业人力资源,增强企业的执行力,营造企业文化

  。三、《孙子兵法》治军战略思想的现代启示

  (一)实现企业战略目标:

  “兵者,国之大事”孙子讲究“慎战”。“兵者,国之大事,生死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始计》)。

  战争乃是国家大事,军队间的殊死搏斗关乎百姓生死,江山社稷兴亡。商场如战场,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依靠企业如何制定战略决策,这要求企业战略制定者在制定战略决策时进行周密的考察。

  从人员结构的设置、资金的配置到企业外部环境的调查分析都要慎重思考,企业的战略决策关乎企业的生死存亡,所以企业战略制定者“不可不察也”。孙子《作战篇》中强调,“故兵贵胜,不贵久”。指出行军打仗贵在速战速决,不宜旷日持久。战争不仅仅需要耗费超多的人力、物力、财力,对于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也具有重要的破坏作用。孙子提出“其用战也胜,久则顿兵挫锐。攻城则力屈,久暴师则国用不足”(《作战》),强调持久作战的危害性。企业战略管理的最基本要求是透过制定战略决策,实施战略计划,实现企业战略目标。

  对于任何一个企业来说,企业里的人力、物力、财力都是有限的,企业战略制定者务必合理有效地利用有限资源实现企业战略目标。当企业战略制定者需要做出战略决策时,要把握住时机,当机立断,不应拖泥带水,畏手畏脚。机会稍纵即逝,战略制定者的迟钝会给竞争对手带来机遇,所以在进行战略决策时必须要做到“贵胜,不贵久”。“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谋攻》)。这句话是孙子的千古名言,也被近代伟大的军事家毛泽东称为“科学的真理”(《论持久战》)。

  在孙子看来“知己”是准确把握我军各种状况,“知彼”则是准确把握敌军各种状况。现代企业如同一支军队,竞争对手如同“敌军”,企业里的战略制定者不仅仅要“知己”,更要“知彼”。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残酷,每个企业为了增强自己的竞争力都会制定详细的战略计划和战略措施。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战胜竞争对手,长久立于不败之地,不仅仅要制定周密、完备的战略计划,而且要充分了解市场状况,做到“知己知彼”。“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虚实》)。

  孙子强调战场上的状况是千变万化的,为将者不应墨守成规,更不该纸上谈兵,而是要依据战场形势的变化,机动灵活地采取不同应对策略,做到这样才可谓“用兵如神”。如今,企业竞争的现实状况越来越复杂,战略制定者不仅仅要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资料,更需要有敏锐的眼光来洞察市场状况的变化,依据不同的市场需求采用不同的企业战略,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状况,准确把握市场动向,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动。

  (二)人才选取:

  “择人任势”孙子十分重视将帅在战争中的作用,提出将帅应有智、信、严、勇、仁“五德”。“故知兵之将,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作战》),强调优秀的将帅对国家社稷的重要性。将帅对于江山社稷的重要性自古已为人知晓。曹操“三下求贤令”,终成为一代枭雄;刘备“三顾茅庐”得诸葛军师,分得三分之一天下;刘邦善用萧何等成就一番帝业;项羽刚愎自用,对人才随意弃之,最终乌江自刎。求得好的将帅并不代表国君能够高枕无忧,军队战斗力的强弱还取决于军队士兵作战潜力的强弱。孙子强调将帅要充分发挥对士兵的统御作用,要求将帅做到“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认势”(《兵势》),强调将帅不仅仅要会“择人任势”,而且要对士兵采取宽容态度,做到以德服人,以仁服人,以信服人。

  现代企业的发展关键靠人才,企业间的竞争主要是人才之间的竞争,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需要人才的参与。持续企业战略和人力资源战略的一致性是战略优化的核心资料,最终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水平。企业如同军队,企业里的管理者如同军队中的将领,企业的员工如同军队里的士兵。依据孙子择人用人原则,企业的战略制定者不仅仅要成为从事自己所熟知业务的“专家”,更就应具有“智”“信”“仁”“严”“勇”五种品德。

  战略制定者不仅仅要以身作则,而且要关心、了解、尊重参与战略计划的下属,对待下属要“不责于人”,海纳百川,宽容大度。这样不仅仅能够增加下属对他们的“好感”,处理好与下属之间的关系,做到“择人而任势”,激发下属参与战略计划的热情、用心性、创新力,更好地实现企业战略目标。

  (三)员工奖惩:

  “赏其先得者”与“一视同仁”一方面,孙子在治军方面十分重视赏罚,向来提倡赏罚分明。他认为,赏与罚的根本目的在于调动将士作战的用心性,鼓舞士气,激发他们的作战斗志,提高军队战斗力,壮大国家军事实力。另一方面,他主张“多赏慎罚”“爱卒如子”。《孙子兵法》全篇都贯穿着“以人为本”的儒家思想,他要求将帅像爱护襁褓中的婴儿一样爱护自己的士兵。

  同时,孙子十分重视对敌方士兵的赏罚,对于愿意归附我军的敌方将士要宽容相待。“故车战,得车十乘已上,赏其先得者,而更其旌旗,车杂而乘之,卒善而养之,是谓胜敌而益强”(《作战》),强调赏罚就应“一视同仁”。在孙子看来要想充分发挥赏罚的激励作用,关键要做到“公正严明”,他十分强调对于士兵的赏罚务必做到公平、公正、公开、适度、合理、合法。若是滥用赏罚,不仅仅得不到想要的结果,反而会适得其反。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企业为了更好地实现企业战略目标,大多提倡透过教育、感化、激励等手段的“人性化战略管理方式”。这种方式的优点不言而喻,能够使员工获得更多的尊重和满足,充分调动他们参与企业战略计划的用心性。但传统的依靠纪律、制度、处罚等强制手段的“刚性化战略管理方式”仍不可彻底抛弃。

  虽然现代企业员工的素质在不断提高,但依旧存在一些“顽固分子”,对企业的战略决策、计划、目标“置之不理”。企业采用的“柔性战略”并不能充分调动他们参与企业战略计划的热情和用心性,他们甚至会采取一些消极措施阻碍企业战略计划的实施,对待这样的“顽固分子”就需要采取必须的强制措施。鉴于此,大多数企业还是将“人性战略管理”与“刚性战略管理”结合在一齐,以便充分发挥它们各自的优势。企业的战略制定者往往会采取奖金、薪酬、荣誉称号等手段激励下属参与企业战略,也会采取一些惩罚性措施处罚那些消极被动的下属。但不管是激励还是惩罚,企业战略制定者都要做到公开、公平、公正、“一视同仁”。

  (四)制定战略管理制度:

  “修道而保法,令之以文,齐之以武”孙子治军时强调军队不仅仅需要有严明的法纪,更需要有完善的制度。治理军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涉及方方面面,单靠严明的军纪来治理军队不利于军队的长久发展。孙武操练宫女并杀害吴王两名爱妃的例子证明他治军制度规范、法纪严明。他在(《军形》)提出“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为胜败之政。故令之以文,齐之以武,是谓必取”,强调治军要文武兼施、法德并治。

  孙策是历史上有名的治军严格且骁勇善战的将领之一,“渡江转斗,所向皆破,莫敢当其锋,而军令整肃,百姓怀之。”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到达桂东沙田,颁布“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依法、依制从严治军,带领全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现代企业战略管理也需要有一套完整的制度来规范,要“令之以文,齐之以武”。

  具体包括:

  (1)战略决策机制,企业战略制定者要制定一套合理规范的决策制度,因为战略决策事关企业的生死存亡;(2)战略实施机制,制定出好的战略决策还需要战略实施,没有行动的战略决策等于一纸空文;(3)战略管理机制,进行战略实施后,要对战略实施的具体过程进行监督、控制、管理;(4)战略评估机制,战略计划实施完成以后,需要对战略结果进行科学评估,和战略目标进行比较,找出不足之处,逐步改善;(5)战略参与机制,战略计划的一系列过程都离不开人的参与,人是整个战略过程的核心,需要对人员参与数量以及参与程度进行制度性的规定。这些机制决定了企业内各部门、人事和行为的安排运行规则,也就决定了企业战略制定、实施的合理化程度。

  四、总结

  全文从企业战略管理的角度来分析、考察《孙子兵法》一书,能够自信地说,这一兵书的治军战略思想具有其完整性、系统性、综合性和现实实用好处。《孙子兵法》中既包含对战略目标、战略方针、战略计划和战略政策的总体要求,也包含了对军队战略计划、战略目标有效的制定与实施原则,个性是在战略要素、战略目标和战略原则的分析上,比现代企业战略管理理论更加完备。因此我们在实践中要更加深入地挖掘《孙子兵法》中的战略思想智慧,将《孙子兵法》的治军战略原则思想更好地应用于现代企业战略管理,让《孙子兵法》在企业战略管理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谭晓明.孙子妙语论管人[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2.

  [2][春秋]孙武.孙子兵法[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2.

  孙子兵法论文(四):

  《水浒传》对《孙子兵法》的书写

  摘要:《水浒传》对《孙子兵法》有独具特色的书写方式。《水浒传》既以诗词的形式,也以人物对话的方式来烘托《孙子兵法》作者孙武的杰出才干。它还以宋江、吴用谈论《孙吴兵法》,来突出《孙吴兵法》这一版本在《孙子兵法》传播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水浒传》以重要人物主角应用《孙子兵法》的战术思想来证明《孙子兵法》特有的兵学魅力。《水浒传》演绎了两种不同人物类型对《孙子兵法》的应用:一类是正面人物形象宋江的应用;另一类是反面人物形象高俅的应用。《水浒传》以隐喻的方式阐释了《孙子兵法》应用的双极效应:既为仁人君子带给了智慧的源泉,也为奸佞小人带给了害人的伎俩。

  关键词:《水浒传》;《孙子兵法》;书写;孙武;版本;战术

  《水浒传》作为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向来受到中外人士高度的赞誉。明人李贽的《读〈忠义水浒全传〉序》深赞《水浒传》价值不菲,他倡言“有国者不能够不读”“贤宰相不能够不读”“兵部掌军国之枢,督府专阃外之寄,是又不能够不读也”。《大英百科全书》说:“元末明初的小说《水浒》因以通俗的口语形式出现于历史杰作的行列而获得普遍的喝彩。”作为“百代谈兵之祖”的《孙子兵法》占据中国古典兵学的巅峰地位,惠泽华夏,影响深远。它不仅仅对古代兵学,而且对古典小说也有必须的影响。《水浒传》带有浓郁的战争色彩,无形之中为《孙子兵法》巧妙嵌入带给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水浒传》流传的版本众多,主要有两大体系:一是繁本,二是简本。繁本中的百回本《水浒传》,成书相对较早,接近故事原貌。故此,本文以百回本《水浒传》为主要视点,从中梳理《水浒传》对《孙子兵法》书写的主要资料,旨在探讨《水浒传》对《孙子兵法》演绎过程中所隐含的内在哲理。由于这一问题尚未得到《水浒传》研究者们的重视,因此,很有必要提出并对之进行探讨。

  一、《水浒传》对《孙子兵法》作者的书写

  《水浒传》曾2次提及“孙武子”,分别在第22回与第24回。“子”是古人对成年男子的尊称,《水浒传》提及的“孙武子”,实质是对《孙子兵法》作者“孙武”的尊称。由之可见,孙武这一著名历史人物“呼之欲出”。第22回《阎婆大闹郓城县,朱仝义释宋公明》描述宋江逃难之事,曾与其弟宋清一同投奔沧州横海郡的柴大官人柴进。在这一故事情节中,《水浒传》还刻意描述了柴进豪华的庄院———东庄。东庄景色幽雅,山水如画。“门迎阔港,后靠高峰。数千株槐柳疏林,三五处招贤客馆。深院内牛羊骡马,芳塘中凫鸭鸡鹅。仙鹤庭前戏跃,文禽院内优游。”《水浒传》有首诗词以无比真挚的情感夸赞东庄与其主人柴进:“疏财仗义,人间今见孟尝君;济困扶倾,赛过当时孙武子。”《水浒传》这首诗词专门提及了“孙武子”。《水浒传》以诗词写景,极赞东庄景色之优美;还写物,极赞东庄之富有;又写人,极赞东庄主人“好客”“仗义”“济困”之本色。词中“孟尝君”隐喻东庄主人“仗义”的个性。《史记·陈涉世家》云:“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特指战国时期赫赫有名的“四大公子”:齐国的孟尝君、赵国的平原君、楚国的春申君、魏国的信陵君。孟尝君居“四大公子”之首,曾养“食客三千”

  ,以“好客”“仗义”而显名于当时诸侯国。《水浒传》以“孟尝君”隐喻东庄主人“好客”与“仗义”,自然是恰到好处。最值得注意的是,《水浒传》还借“孙武子”凸显东庄主人“济困扶倾”的个性。孙武曾以兵法十三篇被吴王阖闾召见,吴王“知孙子能用兵,卒以为将。西破强楚,入郢,北威齐晋,显名诸侯,孙子与有力焉。”(《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从《史记》记载来看,孙武曾佐助吴王阖闾,最终以蕞尔小国吴国击败强大的楚国,并威慑齐国和晋国两个大国。

  司马迁所记这段史实彰显了孙武“济困扶倾”的本领。《水浒传》所谓“济困扶倾,赛过当时孙武子”这一经典用语,表面上是对东庄主人柴进的夸赞,却间接地倾诉了《水浒传》作者对孙武的钦佩之情。《水浒传》第24回《王婆贪贿说风情,郓哥不忿闹茶肆》记述,西门庆存心想勾搭藩金莲,却苦于自己无高明的主意,于是便厚着脸皮向王婆求教。王婆笑道:“大官人却又慌了。老身那条计,是个上着,虽然入不得武成王庙,端的强如孙武子教女兵,十捉九着。”“上着”是指下棋时的“妙着”“高着”,多用以比喻“上策”“妙计”。“端的”是宋元时期的白话口语,意思是“真的、确实”。“十捉九着”是比喻十分地有把握。王婆的这句话还提及三个人,一个是小说人物,即“大官人”,就是西门庆,自不待言。另两人却是历史上鼎鼎有名的人物,即“武成王”与“孙武子”。“武成王”是指“姜尚”,又名吕尚,有智谋,佐助周武王战胜殷纣,建立周朝,后世帝王对姜尚追加封号,称之为“武成王”。《元史·祭祀志五》记载:“武成王立庙于枢密院公堂之西,以孙武子、张良、管仲、乐毅、诸葛亮以下十人从祀。”

  这则史料为《水浒传》王婆所言的“武成王庙”,带给了一个十分好的注解。“孙武子”便是前文提到的“孙武”。王婆所说的“孙武子教女兵”的轶事见《史记·孙子吴起列传》。《水浒传》把“孙武子教女兵”与民间小人物王婆联系在一齐,这种书写安排是否妥当?从《水浒传》产生的时代背景来看,却是合情合理的。宋元时代杂剧广泛流传,元代杂剧中保留下的曲名,居然有以“孙武子教女兵”为主题命名的杂剧。目前来看,这一时期至少有两部杂剧是以“孙武子教女兵”为主题:一是赵善宗的《孙武子教女兵》杂剧,二是周文质的《孙武子教女兵》杂剧。

  据《录鬼簿》记载,赵善宗人名有误,应为“赵善庆”,又名赵文宝,饶州乐平人,擅长占卜之术,曾任阴阳学正。他所创作的元杂剧多以历史为题材,主要撰有《孙武子教女兵》《唐太宗骊山七德舞》等剧目。周文质,字仲彬,体貌清秀,学问渊博,禀性工巧,文笔新奇,善丹青,能歌舞,明曲调,谐音律。据《录鬼簿》记载,他主要撰有《孙武子教女兵》《春风杜韦娘》《持汉节苏武还乡》等剧目。从王婆白话口语“端的”(宋元杂剧常用)的运用,以及“孙武子教女兵”为主题流传的杂剧文本,再结合《水浒传》诞生的元末明初的时代背景来看,《水浒传》这种写法不是空穴来风,而是结合了当时社会元杂剧广为传播的时代风情。在《水浒传》作者的心目中,民间小人物王婆恰恰是由于受元杂剧《孙武子教女兵》的影响,才会脱口而出“端的强如孙武子教女兵,十捉九着”。从中可见,元杂剧对《孙子兵法》传播亦有推波助澜的作用。王婆爱钱,西门庆好色。王婆与西门庆在《水浒传》中扮演了极不光彩的主角。在人物主角比较中,王婆比西门庆的过人之处,在于她诡计多端,为西门庆出谋划策,促成了西门庆“猎色”计划得以成功地实现。《水浒传》作者却匠心独用,一方面写王婆老奸巨猾;另一方面又借王婆之口,使世俗之人夸赞孙

  武的情感溢于言表。《水浒传》的作者巧借他人之口,称扬孙武子教练女兵胸有成竹的气度。这说明孙武不仅仅受当时精英人物的重视,而且也受平民俗子的关注。“孙武子”之称亦见于《宋史》,而《宋史》却系元人编撰。《宋史·张威传》有言:“古之善兵者,若孙武子,亦吴人也。”可见,《水浒传》“孙武子”的说法,大体贴合元末明初对“孙武”习惯性的称谓。总之,《水浒传》不仅仅以诗词的形式,而且以王婆与西门庆对话的方式表现“孙武子”。《水浒传》这两种不同的表现风格,始终却以“孙武子”来尊称“孙武”,透露出《水浒传》作者对孙武无比崇敬的个人情结。

  二、《水浒传》对《孙子兵法》版本的书写

  《水浒传》曾2次提及“孙吴兵法”,分别在第20回与第57回。第20回《梁山泊义士尊晁盖,郓城县月夜走刘唐》记述,林冲杀死王伦后,在梁山泊聚义厅尊晁盖为寨主,欲以吴用为军师,推举他为第二座主时,吴用深表谦让之意:“吴某村中学究,胸次又无经纶济世之才,虽只读些《孙吴兵法》,未曾有半粒微功,怎敢占上”值得注意的是,吴用这番推辞之言,其中有一个十分重要的信息就是吴用亲口说自己读过“孙吴兵法”。第14回《赤发鬼醉卧灵官殿,晁天王认义东溪村》有首《临江仙》称赞吴用:“万卷经书曾读过,平生机巧心灵。六韬三略究来精。胸中藏战将,腹内隐雄兵。谋略敢欺诸葛亮,陈平岂敌才能。略施小计鬼神惊。名称吴学究,人号智多星。”《临江仙》词文夸赞吴用足智多谋,可与诸葛亮、陈平相媲美;精通兵家韬略《六韬》《三略》,有“智多星”的雅号。

  吴用亲口说他本人“只读些孙吴兵法”。显然两者发生了冲突,这是否由于小说编撰者不同所致,那里不得而知。但在分析《水浒传》吴用用兵计谋时,理应依据“孙吴兵法”,他人所赞,不足为凭。这是因为吴用自己亲口说他“只读些《孙吴兵法》”。《水浒传》第57回《徐宁教使钩镰枪,宋江大破连环马》记述,宋江依据“孙吴兵法”,想出了对付呼延灼的计谋:“孙吴兵法却利于山林沮泽。却将步军下山,分作十队诱敌,但见军马冲掩将来,都望芦苇荆棘林中乱走”。之后用隐伏军兵活捉呼延灼,“却先把钩镰枪军士埋伏在彼,每十个会使钩镰枪的,间着十个挠钩手。但见马到,一搅钩翻,便把挠钩搭将入去捉了”。

  宋江对《孙吴兵法》的应用,我们不妨这样推理,《水浒传》作者如此思考:“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吴用身为军师,常常陪伴在宋江身边,又因他对《孙吴兵法》的熟悉和不断地应用,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宋江。如此这样,《水浒传》的这种巧妙安排就不难被人理解了。《水浒传》虽只2次提及《孙吴兵法》,但却涉及两个重要人物主角:一是吴用,二是宋江。这两个人物主角对《水浒传》整体布局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水浒传》的作者有意安排这两个人物对《孙吴兵法》的掌握,自然对《水浒传》中用兵方略有全局性的统领作用。这也暗示《水浒传》的作者熟悉《孙吴兵法》,具备这方面的知识素养。《孙吴兵法》是《孙子兵法》与《吴子兵法》的“合称”,或者说是“合本”。《孙子兵法》是由孙武所创,而《吴子兵法》是由吴起所创。《孙子兵法》和《吴子兵法》早在战国时期就在地处中原地带的韩国颇为流行,《韩非子·五蠢》云:“境内皆言兵,藏孙、吴之书者家有之”。“孙之书”就是《孙子兵法》,“吴之书”就是《吴子兵法》。《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又记载,汉武帝曾建言霍去病学习“孙吴兵法”:“天子尝欲教之孙吴兵法,对曰:‘顾方略何如耳,不至学古兵法’”。从《韩非子》和《史记》的记载来看,至少在西汉

  武帝以前,《孙吴兵法》就受到兵学爱好者的重视,那么,《孙吴兵法》作为《孙子兵法》的一个特定版本,自然已在那一时代就开始流传。《孙子兵法》在传播过程中,刊行版本固然很多。就国内而言,《孙子兵法》重要的版本分为两大系统:一为传本,以《十一家注孙子》和《武经七书》本为代表;一为简册文书,1972年山东银雀山汉墓出土的竹简本《孙子兵法》,是现存“最早的本子”。

  就国外而言,有樱田迪古文本《孙子》,是日本樱田迪于1851年刻印,是唐贞观年间的一个写本,是由日本学者吉备真备在八世纪从大唐带回日本。这个写本有不少文字与中国现行传本有差别,有必须的价值。从《韩非子》《史记》《水浒传》的记载综合来看,学界似乎忽略、低估了《孙吴兵法》这一版本的重要性及其对社会的影响,而《孙吴兵法》可能早在战国时期就已构成“合本”,并开始自己的流传,而银雀山汉简《孙子兵法》出土于西汉时人的墓葬当中,因而不能排除“孙吴兵法”这一版本早于银雀山汉简本《孙子兵法》之前出现的可能性。《孙吴兵法》这一版本影响深远,这可从后世史书的记载中得到印证。宋代抗金名将岳飞喜好《孙吴兵法》,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宋史·岳飞传》记载岳飞:“少负气节,沈厚寡言,家贫力学,尤好《左氏春秋》、孙吴兵法”。《武经七书》早在宋神宗时代就被确立为“兵经”,但《水浒传》却不以《武经七书》本《孙子兵法》为底本来写,而独以《孙吴兵法》来写,这说明当时社会上《孙吴兵法》比《武经七书》的影响更为广泛,更受社会各界人士的欢迎,包括《水浒传》作者在内的社会底层文人都深受其影响。《水浒传》以吴用、宋江来谈说《孙吴兵法》,突出《孙吴兵法》这一版本在

  《孙子兵法》传播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三、《水浒传》对《孙子兵法》战术的书写

  《水浒传》有意识地吸收了《孙子兵法》的战术思想精髓。《水浒传》第57回《徐宁教使钩镰枪,宋江大破连环马》提到宋江曾用《孙吴兵法》计败呼延灼,但没有具体指明宋江究竟使用的是《孙子兵法》,还是《吴子兵法》。实际上,宋江使用的是《孙子兵法》。因为宋江所言“《孙吴兵法》却利于山林沮泽”这句话中的“山林沮泽”,恰恰来自于《孙子兵法·九地篇》:“行山林、险阻、沮泽,凡难行之道者,为圮地。”因而说,宋江采用的是《孙子兵法》的战术思想,而不是采用《吴子兵法》的战术思想。

  《水浒传》第79回《刘唐放火烧战船,宋江两败高太尉》记述,济州老吏王瑾给太尉高俅出了一个奸诈的毒计,在招安诏书中留有一个“后门”,妄图算计宋江、卢俊义。当时,高俅邀请参谋闻焕章一同计议此事的得失。《水浒传》称赞闻焕章:“深通韬略,善晓兵机,有孙、吴之才调,诸葛之智谋。”言外之意,闻焕章有孙武、吴起一样的干才。他劝谏高俅:“堂堂天使,只能够正理相待,不可行诡诈于人。倘或宋江以下,有智谋之人识破,翻变起来,深为未便。”从闻焕章的言语来看,显然他认为该策有些不妥,他所持的理由:一是天子使者要言而有信,不可欺骗;二是担心宋江部下识破计谋。高俅执意认为,闻参谋的分析毫无道理,根本不必采取光明正大的行为:“自古兵书有云:‘兵行诡道。’岂可用得正大?”值得注意的是,高俅所言的“古兵书”,却又正是《孙子兵法》。

  高俅所说的“兵行诡道”,真正源自《孙子兵法·计篇》:“兵者,诡道也。”《孙子兵法》既讲“正道”以治国,又讲“诡道”以胜敌。“诡道”之术是《孙子兵法》最为精妙独到的战术思想,《孙子兵法》有著名的“诡道”十二法以起到伪装欺敌、机动应敌、突袭扰敌的效果。诡道心法的根本原理是“攻其无备,出其不意”。值得注意的是,《水浒传》作者以太尉高俅引《孙子兵法》中的“兵行诡道”,来演绎高俅通晓《孙子兵法》,这一书写资料完全吻合高俅作为宋廷最高军政长官的身份。

  《水浒传》另对《孙子兵法》“虚实”战术有独到的演绎。《孙子兵法·虚实篇》讲:“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用兵打仗,讲究知敌之虚实,努力做到避实击虚。这在《水浒传》中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水浒传》中“虚实”一词的应用,多达26次。第77回《梁山泊十面埋伏,宋公明两赢童贯》记述,酆美劝谏童贯不可轻易用兵:“枢相,彼必有计,不可亲临险地。且请回军,来日却再打听虚实,方可进兵”。第78回《十节度议取梁山泊,宋公明一败高太尉》记述:“宋江、吴用商议,必用着一个人去东京探听消息虚实,上山回报,预先准备军马交锋”。

  第93回《混江龙太湖小结义,宋公明苏州大会垓》有首诗,又从反面角度嘲笑方貌不知虚实,盲目用兵:“兵知虚实方为得,将识存亡始是贤。方貌两端俱不省,冥驱八将向军前”。《水浒传》对《孙子兵法》“火攻”战术有多次推演。《水浒传》中“火攻”一词曾出现2次。一是第67回《宋江赏马步三军,关胜降水火二将》赞扬单廷圭善于水攻,魏定国擅长火攻:“单廷圭那厮,善能用水浸兵之法,人皆称为圣水将军;魏定国这厮,熟精火攻兵法,上阵专能用火器取人,因此呼为神火将军。”《孙子兵法》中的《火攻篇》,不仅仅讲求“火攻”战术,而且还注重“水攻”战术:“以火佐攻者明,以水佐攻者强。”《水浒传》对“火攻”“水攻”战法两者兼重,这种书写方式是与《孙子兵法》的《火攻篇》的主张完全一致,是《孙子兵法》“火攻”“水攻”战术的具体演绎。二是第69回《东平府误陷九纹龙,宋公明义释双枪将》有一首诗,特地赞扬宋江仁义大度,而且擅长火攻战术:“神龙失势滞飞升,得遇风雷便不情。豪杰相逢鱼得水,英雄际会弟投兄。千金伪买花娘俏,一让能成俊义名。水战火攻人罕敌,绿林头领宋公明”。而《水浒传》对“火攻”场面的描述,实际却远远不止上述2次,又如孙二娘等人在祝家庄内放火配合宋江等

  人攻打祝家庄等。正是由于《孙子兵法》战术思想有机融入《水浒传》的故事情节,因而使得《水浒传》的战例异彩纷呈,如在眼前。敌我双方的胜败结局水到渠成,不再是空中楼阁。《水浒传》也正是透过宋江、高俅等人多种场合应用《孙子兵法》战术思想,精致地展示、证明了《孙子兵法》特有的兵学魅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水浒传》对《孙子兵法》有独具特色的书写,这种书写方式使《水浒传》的战争艺术描述更上了一层楼,对后人学习用兵艺术有必须借鉴价值。《水浒传》以《孙子兵法》来推演战争活动,有声有色,显示出作者对《孙子兵法》深刻的理解与精妙的把握。中国古典四大名著已有三部被证明不同程度上渗透了《孙子兵法》的影响,《西游记》尚除外。

  其中,《孙子兵法》对《三国演义》的影响最为直接而又明显。《孙子兵法》对《红楼梦》的影响比较隐晦,不易让人觉察。相比之下,《孙子兵法》对《水浒传》的影响却是介于两者之间,或隐或现,给人一种“朦朦胧胧”的感觉。这也同时让人看到,《孙子兵法》穿越文学时空的力量足以令人震撼。值得赞叹的是,《水浒传》对《孙子兵法》的书写,还演绎出两种不同人物类型对《孙子兵法》的应用。一类是正面人物形象宋江,他在应用《孙子兵法》战术思想上有非凡的表现。另一类是反面人物形象高俅,他应用《孙子兵法》“诡道”战术思想,妄图算计宋江、卢俊义,却被有心人识破。《水浒传》特意采用这种比较写作手法,让世人感受到《孙子兵法》在传播过程中,既给仁人君子带给了智慧的源泉,也为奸佞小人带给了害人的伎俩。《水浒传》以隐喻的方式阐释了《孙子兵法》应用的双极效应。它以一种独特的方式提醒世人:《孙子兵法》尽管作为一种兵学理论,但却是一种实用性很强的理论工具,其服务的对象没有限制,最主要的限制在于学习者对《孙子兵法》的体悟程度。《水浒传》以辩证哲理的思维高度告诫世人,《孙子兵法》虽为“至宝”,但其本身应用却有两面性。

  参考文献:

  [1]陈曦钟,侯忠义,鲁玉川.水浒传会评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

  [2]施耐庵,罗贯中.水浒传[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3]于汝波.孙子学文献提要[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94.

  [4]杨善群.孙子兵法鉴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

  [5]程国政.孙子兵法知识地图[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13.

  [6]杜贵晨,周晴.试论《三国演义》为通俗小说体兵书———《三国演义》对《孙子兵法》的推重与演绎[J].学术研究,2013(6):134-140.

  孙子兵法论文(五):

  《孙子兵法》与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摘要:《孙子兵法》能够加强传统文化经典的传播,弘扬兵学智慧,塑造大学生“仁智合一、以人为本”的人格精神,培养大学生建立在共赢基础上的竞争潜力,使大学生树立理性的义利观,同时强化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潜力。

  关键词:《孙子兵法》;智;仁;义利观;大学生人文精神

  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认为,经典作品是每次重读都能带来新发现的书,是即使初读也像在重温的书,经典永久不会耗尽它向读者所说的东西。《孙子兵法》正是一部值得反复阅读和不断阐释的传统经典。传统和现代并不是完全对立的概念,在过去一百多年的激进主义思潮中,传统成为落后、保守的代名词,使现代成为进步、创新的象征。中国的历史经验和西方的文艺复兴,证明脱离传统并不能走向现代,离开传统也很难实现创新;进行传统的现代性转化,是我们建立文化自信的途径之一。《孙子兵法》研究专家吴如嵩先生认为,对兵法的考据性工作已经完结,我们就应从现代的角度,探索兵法在其他领域的研究与应用,并且与西方的强势文化相对照,才能显示兵法的现代价值。

  《孙子兵法》的思维方式、理性精神、人文价值、战略思想是渗透性的,我们能够从不同视角对其进行文学、历史、哲学、文化、军事的解读。除了进行历史文化的挖掘,还能够进行现代管理学的渗透,用心服务于校园的专业建设,为大学生就业困难带给策略性支持,改变他们专业划分过细、知识结构过于单一、在市场上动辄捉襟见肘、难以纵横捭阖的困境。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孙子兵法》具备形而上的文化价值,也拥有形而下的可操作性策略。兵学思想的现代转化,能够弘扬传统智慧,对学生进行通识教育,塑造大学生以人为本、仁智合一的人格精神,培养学生建立在共赢基础上的竞争潜力,使他们树立理性的义利观,并且强化其创新意识和创新潜力。

  一、塑造以人为本、仁智合一的人格精神与儒家文化

  以仁为首不同,《孙子兵法》(以下简称《兵法》)是重智的。在论述优秀将领必备的五种品格时,孙子把智放在首位:“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把兵家五德和儒家五常“仁义礼智信”放在一齐进行比较,能够看出兵家和儒家都具有“仁、智、信”的文化理念,在本质上这两种文化形态并不是对立冲突的,而是互相渗透、互相融合的,共同构成了齐鲁文化的基石,塑造着山东乃至中华民族的人格特征。《兵法》的智有丰富的内涵,首先表现为蕴涵其中的科学理性精神。兵法的科学理性是对天命的怀疑,要做到知彼知己,事先了解敌情,不可用迷信鬼神的方法,不可用过去相似的事情做类比,也不可透过观察日月星辰的运行位置去占卜,必须要从了解敌情的人那里去获得,这在占卜成风、笃信天命的时代是难能可贵的。对人的重视促进了情报学的发展,竞争情报专家包昌火先生认为,情报学的老祖宗不是西方的申农,而是东方的孙子。兵法的情报学知识能够使学生掌握收集情报信息的方法,在信息泛滥成灾的网络时代,学会甄别信息的真假是十分重要的。

  封建社会,宦官拥有信息解释权;网络时代,技术人员拥有信息制控权,从冷兵器时代到后工业社会,信息战一向是重要的竞争手段。与此相关联的是孙子的信息化思维以及对数字的重视,《兵法》中不同的数字一共出现了近160次。我国古代哲学的特点是思维的含混性,但是孙子却用超越时代的科学思维对战争进行了定量分析,虽然数据的准确性不能用这天的标准去衡量,但其中表现了可贵的科学意识的萌芽。

  意大利学者克里斯托夫对此有极高的评价,他认为孙子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去对待社会现象,是一种科学的态度,是孙子的伟大成就。就重视科学和科学方法而言,在中国古代思想领域,孙子是一位孤独的先驱。在科学理性之外,《兵法》更有对谋略的重视。孙子主张:“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这是最优化选取的策略,智慧的较量优于暴力对抗,尽量避免硬碰硬的流血战争,减少战争的伤亡。要尽量不战而屈人之兵,以智取胜而不是以力取胜,透过谋略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胜利。这不仅仅体现了兵法对智谋的重视,同时也能够看出孙子的智建立在仁学基础之上。

  孙子的慎战甚至反战倾向,与穷兵黩武盲目鼓吹战争是迥然不同的,有专家认为孙子是和平主义者,这是不无道理的。《兵法》充满智慧的仁体现了鲜明的人本主义倾向。“道”是兵家文化的核心,是战争中具有规律性的东西,是民心向背,在决定战争胜负的五种重要因素中,“道”处于首要地位。孙子推崇的“道”是民众与国君具有共同的革命目标,上下同欲,才能共同出生入死,取得战争的胜利。

  孙子对这种鲜明的人性化思想有细致的描述:“视卒如婴儿,故可与之赴深溪;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只有爱兵如子,才能共同赴汤蹈火,出生入死。这种把士卒当作爱子的理念仿佛统领全篇的一个总纲,后面相继论述的以全取胜、围师必阙、强则避之等谋略,均从人性化的角度体现了唯人是保的主题。由此能够看出,《兵法》的智是建立在仁基础上的智,只有爱护士卒,尊重个体的生命和尊严,他们才甘愿为之牺牲生命和尊严。优秀将领不但具备“智信仁勇严”的五德,更就应清楚发动战争不是为了获得个人功名,不能一将功成万骨枯;同样,退却逃跑也不回避个人应承担的罪责,永久把士卒和民众的生命价值放在首位,这便是做到以人为本了。

  《兵法》“以人为本、仁智合一”的理念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统一,对塑造大学生健全的人格精神,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具有必须的用心作用。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的构成和转化期,兵学智慧能够开阔他们的知识视野,在进行职业规划时具有更准确的决定力,同时也能够提高他们的核心竞争力,以及处变不惊的危机管理潜力。《兵法》中的人本思想,能够使大学生置身于人类优秀的文化传统中,对现实世界进行深层次观照,对生命进行终极好处的叩寻;对生存世界具备更多人文关怀,更加尊重个体生命价值,懂得理解和关爱他人,树立高尚的人格理想和道德追求。传统文化中闪耀着人性光辉的“仁学”理念将成为群众无意识,渗透在他们的血液里,无论将来走向哪个工作岗位,管理者或者是被管理者,都将成为他们一生的财富。

  二、培养以共赢为基础的竞争力

  《孙子兵法》作为先秦诸子百家的兵学代表作,具有其他哲学流派不同的文化内涵,它代表的“智文化”重谋略贵创新,其中蕴含的竞争意识更适宜于现代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兵学的竞争理念能够培养大学生的竞争意识与竞争潜力,现代社会生存压力越来越大,不少专业就业困难,培养学生的竞争潜力是十分必要的。在传统文化中,儒家主流文化并不提倡竞争,《论语》规定了世俗社会的纲常伦理,社会和谐是建立在服从和孝悌基础上的。与儒家互补的道家文化提倡无为、不争、致虚、处下、守柔,老子的哲学是一种退守和避让的哲学。

  同儒道互补的主流文化不同,处于非主流地位的兵家文化有鲜明的竞争意识,孙子认为善于用兵的人,“必以全争于天下。”竞争的策略要“以正合、以奇胜”,“正”是战争的常规思维,主要包括五事、五德、慎战、全胜等兵学理念;“奇”是超出常规的思维,比如“以迂为直”属于逆向思维,两点之间,不必须直线最短,有时最远最弯曲的路线恰恰是一条捷径。“因粮于敌”是借对方的力量发展自己,这是现代社会常用的借势方法。单人博弈时,要学习常山之蛇,提高自救潜力。应对强大的竞争对手,需要“避实击虚”,寻找对方的阿喀琉斯之踵。过分强调竞争的合理性,容易进入“社会达尔文主义”的怪圈,社会达尔文主义把生物界的“物竞天择”“优胜劣汰”用于人类社会,以公理和正义的名义为强权辩护,西方殖民者正是以优等民族的姿态,对落后民族进行合法掠夺。《兵法》提倡的竞争不是你死我活的零和游戏,而是建立在共赢基础上的竞争。

  孙子主张对正在撤退回国的敌人不要去拦阻,包围敌人要留有缺口,对陷入绝境的敌人不要去逼迫。孙子的用兵原则告诉我们,不要置他人于死地,要给竞争对手必须的退路和生存空间,学会竞争更要学会妥协。当遭遇相同的生存困境时,即使与敌人在一齐也要同舟共济,互相救援,就像左手救右手。美国博弈论专家罗伯特·阿克塞尔罗德透过研究第一次世界大战壕堑战系统发现,敌对双方相信“自己活也让别人活”的策略。

  在某种状况下,敌对者也能够产生相互同情的情绪,合作能够在敌对双方之间产生。孙子的竞争智慧贴合现代社会的生存理念,某些方面和“蓝海战略”有相似之处。《蓝海战略》是韩国学者W.钱·金和美国学者勒妮·莫博涅的研究成果,蓝海与红海相对,是一种超越竞争的全新思维模式。孙子主张锐卒勿攻,是避免硬碰硬的流血竞争;避其锐气,相当于摆脱竞争、寻找商机;避实击虚,是开辟无竞争或竞争比较薄弱的市场空间;穷寇勿迫,是给他人必须的生存空间;以迂为直,能够挖掘客户的潜在需求。透过兵法和蓝海战略的共同点能够看出,其竞争策略以良性竞争为主,这样才能到达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兵法》

  的蓝海思维能够使大学生在激烈竞争的现代社会中另辟蹊径,开辟专业和职业的蓝海,寻求竞争力比较弱的就业空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模式。大学生适当学习竞争的策略,能够透过提高核心竞争力的方式进行自我优化,让他们明白优和劣、强和弱是一个相对的概念,透过个人努力以及某些外在条件,优劣、强弱是能够相互转化的。

  兵学的共赢理念能够让学生懂得竞争的人性底线,要给对手必须的生存空间。马云以前说过,这个世界如果没有人能够温暖你,就要学会用左手温暖右手。《兵法》主张在关键时刻要救援你的敌人,就像左手救右手。《兵法》处处闪耀的人性光辉,对培养良性竞争文化是有用心好处的。兵法提倡竞争,也提倡妥协。它的竞争意识、共赢特点,具备和现代商战相通的基因,使兵学理念用于商业管理时有必须理论根据。龙永图先生认为,文化本身就是一种经济力量,不少管理者把传统文化理念运用到现代管理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传统文化不是一个故步自封的系统,对它的现代阐释和应用能够增加它的活力。

  三、树立理性的义利观

  竞争的目的是什么?司马迁认为:“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马克思说:“致富欲望是所有人的欲望。”《兵法》告诉我们,军争为利,利益是战争的直接内驱力;用兵要坚持有利就行动、不利就停止的原则,要能及时止损。孙子在谈论利益的同时也在思考危害,“在害思利,在利思害。”不明白用兵的害处就不明白用兵的好处,这是一种辩证思维的模式。利是战争的驱动力,也是战争的重要手段,对于敌人要“利而诱之”,对于己方则“饵兵勿食”。毫无疑问,《孙子兵法》是一本并不耻于谈利的书,“利”在《兵法》中一共出现四十多次,但它并不是不择手段、没有道德底线的个人私利,而是受“仁”制约的国家利益。只有上下同欲,才能取得战争的胜利,也只有利合于主,这样的将领才是“国之宝也”。孙子以国家利益为首位的原则和墨家有共同之处。墨子说:“义,利也。”义就是让他人受到恩泽,把有利于天下作为自己的职责;“孝,利亲也。”孝是为父母谋福利,忠是为国家谋利益。孔子对财富的态度也贴合最基本的人性需求:“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富贵,是任何人都想得到的,但是要用正确的方法得到它;贫贱,是任何人都想摆脱的,但是要用正确的方法去摆脱它。若“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

  孔子也愿意去做;余英时先生认为,所谓的“执鞭之士”,就是《周礼》中的“胥”,是市场管理人员里级别最低的。每个“胥”掌管两家店,作为这两家店的保安,看守大门,维持秩序是他们的职责所在。

  从中能够看出,孔子不但熟悉市场语言,而且对商业活动也不排斥。根据马斯洛的层次需求理论,人首先要满足物质层面的需求,然后才能实现尊重的需求,从而获得自我价值的实现。简单梳理传统文化的义利观,能够使当代大学生正确地看待物质利益,在市场经济的洪流中不受利益诱惑,持续做人的良知,同时也不至于谈钱色变,耻于言利。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离开“利”去谈“义”只是空中楼阁;同样,离开“义”去谈“利”则会导致对金钱的崇拜和攫取。管子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树立理性的义利观,能够加快社会主义物质礼貌建设,同时促进精神礼貌的发展,这是社会和谐的基石,也是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意]卡尔维诺.为什么读经典[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4.

  [2]吴如嵩.孙子兵法新说[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8:203.

  [3]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孙子兵法新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8:2.

  [4]张文儒.孙子兵法与企业战略[M].北京:华夏出版社,2010:137.

  [5][美]罗伯特·阿克塞尔罗德.合作的进化[M].吴坚忠,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51-61.

  [6]钟哲明.也谈马克思的普世价值观[J].中华魂,2009,(5):52-56.

  [7]余英时.人文与理性的中国[M].程嫩生,等,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277.

  孙子兵法论文(六):

  孙子兵法中的就业素养探析

  摘要:《孙子兵法》这部“兵学圣典”为毕业生就业素养的构成和锤炼带给了指导性参考,集中诠释了毕业生“不可不察也”的就业意识、“修道而保法”的就业道德、“智信仁勇严”的就业潜力。

  关键词:孙子兵法;就业素养;探析

  《孙子兵法》被誉为“兵学圣典”,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就业理论范畴,这本书完全能够占有一席之地,个性是为毕业生的就业意识、就业道德和就业潜力等就业素养的构成和锤炼带给了指导性参考。

  一、“不可不察也”的就业意识

  《始计篇》开篇,孙子指出“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在全面振兴经济的这天,在民族伟大复兴的这天,就业,亦是“死生”、“存亡”的“国之大事”,作为毕业生和社会组织均不可不察。毕业生是就业的主力军,如何“察”就是要求毕业生对就业活动在自我认识、自我实践、自我调控等方面要有足够的认知,要有主动就业的意识。如要有主动了解就业环境,寻求环境需求与自身优势、特长契合点的意识。要有自我剖析,树立目标,学会独立,培养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最起码就应有意识地在校园的学习和生活中主动培养独立性、学会分享、感恩、勇于承担职责,不要把错误和职责都归咎于他人。自己摔倒了不能怪路不好,要先检讨自己,承认自己的错误和不足。要用心深入基层,参加社会实践,积累工作经验,提升社会阅历,了解岗位需求,能为自己准确定位。

  二、“修道而保法”的就业道德

  孙子看重“道”,把作为“道”治国治军的基础原则,所以他的“五事”“七计”思想都是以“道”为首。他说:“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他的“道”是上、下都有“道”:“令民与上同意也”、“主孰有道”也就是说下层与上层同心同德、上下一心是下之道;上层仁义爱民、任贤选能、心胸豁达、忠信贤明、赏罚任法等才得民心,才是上层之道。不论是上层还是下层之“道”,不是生而知之,都需要“修”。上层“修道”,务必“令素行”、“与众相得”、“视卒如婴儿”、“视卒如爱子”、“修其功”等,作好顶层设计,号召下层“修道”,感化“民”与“上同意”,最终到达“上下同欲者胜”的最佳效果,集中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中以仁义为基础的道德。

  当前,对我们每一个从业人员而言,有国家层面的“道”:富强,民主,礼貌,和谐。有社会层面的“道”:自由,平等,公正,法制。有个人层面的“道”: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孙子兵法的“修道而保法”原则,体现的是践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精神;体现的是“到基层去,到农村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职责;体现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情怀。那么要求我们每一个促进毕业生成长的教学相长活动均要接地气,要引导毕业生具有规则意识,要遵守基本道德规范、职业道德规范,加强法制教育,树立遵纪守法的观念。要培养毕业生甘于奉献、勇于奉献的爱国情怀,以“天生我才必有用”的壮志孜孜不倦地追求,促进可持续发展。

  三、“智信仁勇严”的就业潜力

  孙子提出的“智信仁勇严”是讲做人以将领为榜样,既要有智慧和才干,又要有良好的性格和情操。在就业中,就是指毕业生的就业潜力。就业的“智”能是指毕业生要有智慧。要有扎实的科学文化素养,为“智”带给支撑,并要以此为基础,把“智”升华为贴合环境需求或者岗位需求的潜力。包括三个过程,一是要学习,学文化、学专业、学生活;二是要创新,要把所学的进行自我消化,触类旁通。能够理解为知识的裂变或者是再创造、再加工。三是要实践,要把所学、所思、所变的知识在岗位中实际应用,实现价值。所以,毕业生如果只有简单好处上的“智”,将会很僵化,是“茶壶里装汤元———肚里有货,嘴里倒不出”;也不能让所学裂变为新知识后就止步,将会是纸上谈兵。而是要学———变———用三者融会贯通,才说明了毕业生具备了“智”能。

  就业的“信”能包括四层意思,分别是信仰、信心、诚信、信任。信仰证明的是自我的目标与追求,理想与信念,是朝既定目标追求经营自我,规划自我的潜力;信心证明自我内心的掌控潜力,是自我坚强意志的表现,“志不强者智不达”(语出《墨子·修身》)。那些意志不坚的人,虽有才智,但不能坚持,最终会被社会淘汰。所以,对自我目标,尽管“饿其体肤,劳其筋骨,苦其心志”,也要坚持,才是平凡中的不平凡。诚然,“过信则愚”,这要求我们在既定目标里学会调整,学会创新,而不是让教条主义左右我们前进的脚步。诚信是言必行,行必信。“言不信者行不果”(语出《墨子·修身》),言语不诚信的人,做事也不会有结果。一个没有诚信的人恐怕走到哪里都不会受欢迎,所以,孔子曰:“唯天下至诚,为能近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语出中庸·诚意)工作中的诚信是团结协作的前提,是团队精神的基础。信任是前三层意思的综合,重在行动,是自我执行力的体现。一方面是以自我的职责感和使命感,培养起值得他人信任与信赖,两一方面是以自我实际行动表达对自我所选取的岗位和所存在的组织要有认同感和归属感。

  就业的“仁”能是建立在“信”的基础上的,即“仁者爱人”的思想和以善为本的意识。就业中所需的团队协作潜力、人际沟通潜力、创新创业潜力等都集中体现毕业生的“仁”能。

  就业的“勇”能是指有效利用资源、保质保量达成目标的潜力,也就是毕业生的执行力。这是贯彻组织战略意图,完成预定目标的操作潜力。是把组织的战略、规划、目标转化成为效益、成果的关键。每一个毕业生要在将来的岗位上具备完成任务的意愿,完成任务的潜力及完成任务的程度素养。

  就业的“严”能是要求毕业生“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是前四项的行为保障。如果一个人不能严格要求自己,没有自控力,不但办不了事,还有可能会坏事,因此,需要毕业生具备“五必”潜力:言必行、松必严、懈必紧、禁必止、令必行。

  孙子兵法论文(七):

  浅析孙子兵法在现代警务指挥方面的新作用

  论文摘要:当代的警务指挥工作在警情处置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加强对警务指挥工作的重视,实现警务指挥工作模式的改革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而作为一部蕴涵着丰富的领导思想和无穷智慧的《孙子兵法》对当代的警务指挥工作有着重要的借鉴好处。本文从现代警务指挥工作面临的新问题,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以及孙子兵法对我国现代警务指挥工作的新作用三个方面,对我国的警务指挥工作做了进一步的探讨。

  论文关键词:孙子兵法,警务指挥,警情

  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公安人员的警务指挥工作也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尤其是当前犯罪行为的活动性、对抗性、隐蔽性和犯罪手段的技术化、智能化、多样化日益突出,传统的警务指挥往往容易局限于固定的思维模式,不能及时处理新的问题。《孙子兵法》作为一部兵学圣典,其中蕴含着的智慧和思想不仅仅在军事指挥上对于现代战争思维有指导作用,而且对于当代警务指挥面临的层出不穷的犯罪方式和犯罪行为也具有很好的借鉴好处。

  一、现代警务指挥工作面临的新问题

  此刻无论在城市还是在农村,治安问题都成为影响人们生活和社会秩序的一大突出问题,并且治安问题也有逐渐升级的趋势,应对如此严峻的治安形势,警务指挥业务面临着新的挑战,主要表此刻:

  (一)在指挥调度方面,最大的问题就是警力不足

  社会治安问题的综合治理本来是一项工程,但在实际工作中,大部分场合下往往是公安机关在唱独角戏,孤军奋战,疲于奔命反而更制约了超多警力。而且公安机关由于长期沿袭旧的工作模式,职能无限扩大,管理与服务的越位又会引发一系列新问题,而解决这些新问题又要从有限的警力中去调度,此外,公安机关内部机构设置和警力配置上不合理。公安机构内部分工过细,效率不高的同时造成了“忙的忙死,闲的闲死”的尴尬局面,这些臃肿的机构和不合理的岗位设置占用了超多警力,导致一线警力偏少;最后,随着此刻执法难度的加大,国家和人民对高质量警力的需求日益加大。新的犯罪类型和罪种的不断出现,使得案件的侦破难度加大,有限的时间内不能处理更多的业务,警力供应自然会显得不足。

  (二)在情报研判方面,没有构成一个完善的警情警勤联动机制

  一方面,信息采集的广度、深度不够,社会信息资源贫乏。有的警务单位对信息采集录入工作被动应付,该采集的信息没有及时全面采集,录入的信息资料不完整,填写不规范,更新不及时,造成有用的信息检索不出来,直接影响到警务人员研判分析的准确性。另一方面,一些领导和民警没有正确认识情报信息工作与公安其他业务工作的内在关系,片面认为情报信息工作是额外的任务,以致出现了为完成任务而收集情报信息的状况。此外,情报信息应用水平不高,在情报信息应用上,不少民警个性是基层的一些同志认为采集录入信息就够了,缺乏处理、应用情报信息的潜力,缺乏网上作战等实际应用潜力,对各类基础信息的处理不到位等,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公安情报信息作用的正常发挥。

  二、现代警务指挥出现问题的原因分析

  警务指挥工作与警情处置工作是密不可分的,警情处置工作在公安工作中处于一个核心地位,因此我们加强对警务指挥工作的重视是做好警情处置工作的前提。但是目前我国的警务指挥受传统警务工作的影响,出现了一些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问题,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是由以下几个方面造成的:

  (一)对于现代的警务指挥工作,国家和单位缺乏一套严格的组织管理制度

  要想做好对庞大警力的调度工作,务必要有完善的管理制度作为保障,使指挥调度工作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因为在平时的工作中,警务人员在出警时经常会面临着时间紧,任务重的状况,此时,做好警务指挥工作尤为重要,指挥工作做得好,既能够避免造成混乱的局面,又能够以最小的警务成本实现目标效益的最大化;此外,国家和单位内部的奖惩机制不够完善。对立功的或是在工作当中成绩突出的警员实行物质奖励,代表我们对其工作的肯定和尊重,同时也能激发其他警员工作的热情,对表现不好的警员进行相应的惩罚,能够提高他们的警惕性,以期在以后的工作中多加注意和改正。

  (二)警务指挥者缺乏大局意识,使决策缺乏准确而及时的信息保障,决策潜力偏低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知乃将领之要,决策所依。要想做好警务指挥工作,了解大局,全面、准确而快速的收集信息,做出正确的决策是重中之重。但是从目前来看,我国的警务指挥工作恰恰缺乏这种全局意识,这样就造成了警务人员在出警时接到的信息过于片面,甚至虚假,决策缺乏可靠地信息保障,导致虚惊一场,浪费了警力、物力和财力。并且,我国的警务指挥决策工作缺乏相应的变通性,在遇到紧急状况或意外状况时太过形式化和教条主义,没有意识到伺机而动、顺势而变的重要性,没有根据矛盾的发展变化对原有政策进行适当调整。

  (三)领导者没有发挥好在警务指挥当中的主体作用

  我国目前的指挥主体水平低,指挥调度渠道不畅通。在警务指挥工作当中,领导者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领导个人素养和工作潜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整个团队的工作效果。而在我国,警务指挥工作中最重要的领导者应当是公安局局长,而作为一名公安局局长,工作任务繁重,每一天要应对着局里大大小小的事务,这就致使了他不可能对每一次的警务指挥工作都详细过问,但是警情处置工作又是整个公安工作的中心和枢纽,处置好每一齐警情不但是公安机关的基本职责,而且是最重要的职责,对整体公安工作都具有引领带动作用,但长期以来,接警员是接警指挥主体,一线协警是骨干,指挥的水平低,而且指挥调度渠道不畅通,应急响应滞后,严重影响了实战效果。

  三、《孙子兵法》在现代警务指挥方面的运用及其指导好处

  《孙子兵法》是一部蕴涵着丰富领导思想的军事著作,其中的领导思想能够很好地运用到现代的警务指挥工作当中,对我国的警务指挥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好处。

  (一)《孙子兵法》中强调要用严格的组织管理制度来对军队进行管理

  孙子作为一名杰出的军事家,对规范军队的组织管理提出了一些独到的见解。所谓“法者、典制、官道、主用也。”《孙子兵法》中强调法律和规章制度的作用,以法律和规章制度来约束将士的行为,以此保证军队组织管理的制度化和规范化。这样的思想同样适用于现代的警务指挥工作当中,以法律法规为手段,作为约束其行为的规范和标准,同时要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来进行管理,孙子反对“乱而不治”,认为部队只有编制有序,管理严密,治理起来才会简单。此外,《孙子兵法》中重视赏罚对军队的激励和约束作用,采用严格的赏罚制度,也是对军队进行管理的一种方式,赏罚有度、赏罚掌握好时机,能够使其发挥最大效力,同样,如果对于警务人员进行明确而有度的赏罚机制,必将带动整体警务人员的工作热情,从而使警务指挥工作做得更好。

  (二)《孙子兵法》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这就要求我们要牢固树立情报信息主导警务的意识

  在获得情报信息的时候,我们要学会透过多种手段来获取状况信息和资料,并且要及时的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和决定,同时要树立大局观念和全局意识,不能孤立的单一的看待问题,要准确把握社会治安的发展变化规律、特点和趋向,有针对性的落实工作措施。此外,《孙子兵法》中也多次提到了“变”的策略,所谓“变”,就是要求我们学会变通,孙子认识到战争当中存在许多矛盾,如:攻守、虚实、奇正、生死等等,它认识到事物都是有矛盾的两个方面,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并且这两个方面在必须的状况下能够相互转化,这种观念对我们警务指挥的借鉴之处就是,决策者必须要学会灵活转变思维,顺势而变,不能因循守旧,只有这样,才能为实战带给科学的指导。

  (三)《孙子兵法》中强调领导者提高个人修养的重要性

  孙子从军事的角度看到了干部素质对国家兴亡的重要作用,《孙子兵法》曰:知兵之将,民之司令,国家安危之主也。这就要求领导者要不断地学习,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努力提高自己的个人素养。在现代警务指挥中,公安局长往往担任着最重要的主角,担当着“将”的重任,因此,作为一个单位的领导者,是一个单位最有效的运转核心,在提高自身的素质的同时,也要建立有效地机制,使局长能够更多的参与到警务指挥工作当中,我们能够建立局长坐镇指挥机制,比如每一天安排一名局党委成员坐镇指挥中心值班,值班局长对当天的警情处置负总责,拥有最高指挥权,透过高科技工具,像350兆数字集群系统、3G可视出警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等参与每起警情的垂直调度和全程监督指导,将每起警情的处置水平都提升到局长水平,提高局长对警务指挥工作的重视和参与度,使我国的警务指挥工作能够实现革新和发展。

  由于我国在管理制度,决策潜力以及领导的主导作用等方面存在一些不完善的地方,致使我国现代的警务指挥工作出现了一些问题,而《孙子兵法》中在军事领导方面,正好存在组织管理、领导决策以及领导个人修养等方面的思想和资料,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如果能把《孙子兵法》中关于领导思想的精髓运用并落实到我国现代的警务指挥工作当中,必定会促进警务指挥工作模式的革新和发展。

  孙子兵法论文(八):

  关于《孙子兵法》中的娱乐营销思想

  论文摘要:娱乐营销是当今最有潜力的营销手段,为了使娱乐营销在实施过程中充分结合战略、战术的思想,根据“商场如战场”的原则,本文结合《孙子兵法》的兵法思想,分析了娱乐营销实施中前期“庙算”、实施过程中的主要“谋略”,最终在孙子兵法思想的指导下到达“斗乱”“形圆”的营销目的。

  论文关键词:娱乐营销;孙子兵法;营销战略;娱乐秀

  《孙子兵法》主要讨论的是春秋战国时期孙武大将军的兵法思想。全书结构分成十三篇,其中前六篇主要论述了战略问题,而后七篇则讨论的是战术问题。至今,书中所述的很多军事思想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到一种方法论,用于指导政战和商战。个性是《孙子兵法》中所提倡的全局性思维特点以及“全胜”的战略愿景,对现代企业的经营有很大的帮忙。

  娱乐营销是近几年在国内发展起来的一种营销方式。由于这种以娱乐秀为载体的营销方式易于被消费者理解,也受到商家的青睐。但是,许多企业仅仅从战术层面上思考娱乐营销的运作,并没有从全局出发,制定战略目标,导致在娱乐营销实施的过程中缺乏具体的行动纲领,从而削弱了娱乐营销的作用。因此,片面的战术运用并不能发挥娱乐营销的能量,只有将战略也融入到娱乐营销的实施中,才能有效地指导营销的各个环节。

  一、娱乐营销的前期“庙算”

  当我们对一种产品进行营销策划时,不论是新产品进入现有市场还是旧产品开拓新市场都要先进行谨慎的市场设计。正如孙子所说的“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那里的“庙算”本是对战争的预测和谋划…,而对于娱乐营销,就是先在企业内部进行前期的审慎计划,做好“庙算”。

  (一)“五事七计”的营销环境分析法

  娱乐营销的前期“庙算”从预测市场开始,这也是营销的开场白。但是,娱乐营销不仅仅要在环境分析的基础之上对市场进行预测,更要关注消费者的偏好。一般状况下,企业主要是运用SWOT分析法对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进行分析,然而这种分析方法所得到的结果中客观因素居多,忽略了诸如消费者偏好这样的具有影响的主观因素。而《孙子兵法》中提出的“五事七计”是一种相对全面的环境考察体系。

  “五事”:一日道,二日天,三日地,四日将,五日法…。结合《孙子兵法》中的阐释,“五事”在环境分析上可理解为:“道”相当于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的政治条件;“天”则是整个市场的经济环境,包括消费者的娱乐偏好;“地”是指地域环境,即什么样的地方和群众基础才适合娱乐的传播,从而作为营销的根据地;“将”则与《孙子兵法》中将领的意思一致,即有勇有谋的领导者;“法”即企业内部环境中的法人文化及其对行为的约束。因此,“五事”能够看作是从纵向的角度来分析市场环境,为制定有效的战略方案奠定基础。“七计”则主要从横向对环境因素进行比较分析,找出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在《计篇》中孙子提出了七个方面,即“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从广度上拓展了SWOT分析方法,到达“知己知彼,知天知地”。这样才能“蓄形”、“造势”,最终到达“择人而任势”,实现“不战而胜”的战略目的。

  (二)“攻守结合”的娱乐营销战略

  在《孙子兵法》中有这样一种思想:“善战者,先为不可胜”。这是说,善于指挥军队的人首先要努力创造获胜的条件,使敌人不可能有机会战胜我军。从娱乐营销的好处上看,制定营销战略计划就是创造获胜的条件。

  根据环境分析的结果,一般的战略计划方案包括差异化战略、无差异化战略以及集中化战略。《孙子兵法》中又根据兵力的不足或富余两种实际状况,提到了两种作战方案:进攻型和防守型。那么,如果将这两种不同的方案结合起来,互为补充就可能构成更完整的战略方案。根据这一思维,营销的战略方案能够衍生出六种不同的划分,即差异化进攻战略、无差异化进攻战略、集中化进攻战略、差异化防守战略、无差异化防守战略以及集中化防守战略。

  这六种方案大大提高了娱乐营销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性,因为娱乐营销在实施过程中常常遇到环境的激变,所以如此细分的竞争战略使企业能够根据目标市场上相对的企业数量、产品定位方向和对风险的态度,选取相应的战略方案。

  例如,在产品进入市场的初期,进攻型战略应是最佳的方案,像蒙牛,就利用娱乐秀的形式以先声夺人的方法向消费者宣传产品及其内涵,从而迅速占领了市场;当产品进入市场后,如果继续使用进攻型战略可能会带来不必要的资源浪费,那么防守型的方案便能够成为战略转移的方向。

  二、娱乐营销的实施“谋略”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用兵的上策是智胜,以谋略造成有利形势…。对于娱乐营销而言,由于昔日广告影响的削弱,高层次的对立消费者的增多以及体验文化的出现,使得企业越来越需要一种新的“谋略”,以此到达“攻城略地”的市场目标。.

  (一)“以迂为直”的娱乐秀营销理念

  孙子日:“故迂其途而诱之以利,后人发,先人至,此知迂直之计者也。”这就是所谓的“以迂为直”,孙子所说的迂与直不仅仅指征途的迂直,更是思维方式的迂直,这点对娱乐营销在营销“谋略”的启发上有很重要的好处。

  娱乐营销是时代的产物,这样说它是因为,在电子和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消费者需求越来越丰富,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营销和沟通方式已经风采不再,醒目的标语、黄金时段的电视广告以及微笑服务也已经不能满足顾客的需要了。消费者需要的是一种搞笑的、吸引人的、能够消除他们与商家之间隔阂的营销方式。因此,企业不能再执着于带给一成不变的单调信息的营销方式。那么从“迂回”的角度出发,企业就应尽量减少“填鸭式”的产品信息传播方式,尽可能为消费者带给他们能体验到的产品营销。由此,娱乐秀,这种产品营销的新平台就产生了。它是缩短消费者与产品之间距离的最好方式,也是娱乐营销的重要“略”。这种理念是将产品信息嵌入到娱乐秀的活动中,从产品宣传的侧面人手,以间接的方式对产品及其企业进行营销。这也正是《孙子兵法》中“以迂为直”的思想。

  (二)“尽知之害者,能知之利”的娱乐秀选取法

  如同数学论证中的反证法一样,一步一步推证假设条件的不成立,最后得出正确的结论。

  娱乐秀有不同的类型,基本上有这样四种:现场秀、创意秀场、顾客秀以及综合秀。每一种类型的娱乐秀都会表现出不同的营销效应。现场秀,顾名思义就是在现实生活中的舞台秀。它透过魅力四射的现场表演来吸引顾客的目光。而创意秀场,就是一个固定的场所,创造出一种将顾客深深地、完全地吸引到品牌体验中的秀,并将该品牌和顾客的生活方式以及价值观紧密联系起来。顾客秀,则完全是由顾客发起的,但能为企业的产品和品牌带给很好的宣传。最后,综合秀就是以上三种类型秀的综合利用,即将良好的销售环境与现场的盛事结合起来,搭建一个让顾客畅所欲言的平台,透过使用一系列的娱乐秀,让企业以及品牌在观众心中脱颖而出。

  这四种秀在实施过程中有关键性的作用,那么选取一种适宜的娱乐秀就显得尤为重要。孙子在《作战篇》中提出了一种类似此刻所理解的“排除法”的思维方式…,即“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这种方法的逻辑顺序表现为:先列出并排除用兵中有害的方式,那么留下的方式则大多是有利的。

  那么,就现场秀而言,由于它是一个短期的或者说是暂时性的展示,虽然能带给消费者很大的冲击力,留下深刻的印象,但是它不能在企业与顾客之间建立持久的关系,很难发展忠诚度高的顾客;而创意秀场虽然在必须程度上解决了现场秀存在的问题,但是秀场毕竟是固定的,是一种较为被动的形式;顾客秀的说服力很强,但也是风险最大的一种秀,因为企业很难控制顾客秀的发展,如果顾客与企业之间的沟通出现了障碍,产生了不满情绪,顾客秀就会产生负面的反馈;对于综合秀来说,它的营销成本是最高的,企业务必有足够的资金和人员才能顺利实施。

  因此企业在选取娱乐秀时,首先要考察到每一种娱乐秀所有可能出现的问题,将最不利的或者最不适宜自己产品营销的秀排除,那么留下的就是适宜自己的。

  (三)“慎战”的娱乐秀投资法

  在娱乐营销中,娱乐秀是一种“先声夺人”的最佳方案。但是它常常涉及到资源的高度整合,使得投入变得很大,个性是想要把娱乐营销的影响做到街知巷闻,那更是需要具备雄厚的实力。然而娱乐营销的结果又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不是高投入就能有高回报的效果。因此,在娱乐营销的投资上要慎重规划。这就是《孙子兵法》中提到的“慎战”的思想。孙子倡导慎战,认为只有国家利益才是战争决策的最终衡量力量。那么,对于娱乐营销而言,企业的投资规模也应从企业的利益出发。企业的领导者不就应随波逐流,更不能因为个人的成就感或者好大喜功的思想而盲目投资。正如孙子所说,“主不能够怒而兴师,将不能够愠而致战。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怒能够复喜,愠能够复悦;亡国不能够复存,死者不能够复生。故明君慎之,良将警之,此安国全军之道也。”

  那么企业究竟就应从哪些方面去思考投资的规模呢在《孙子兵法》中,提出了这样五个标准,即“度、量、数、称、胜”。孙子日“地生度,度生量,量生数,数生称,称生胜。”孙子指出,根据战争一方的目的,决定大的战术布置,再决定所投入军队的兵力及装备,由此安排军需,也就是说“有多少本钱打多大的仗”。那么对于企业而言,“度”就是产品的市场,“量”就是资金实力,“数”就是市场上相对竞争者的数量,“称”就是企业与竞争对手的实力比较,“胜”就是娱乐秀规模的选取。

  因此,企业能够将这五个方面作为基本标准,按照《孙子兵法》中“慎战”的思想,使娱乐营销的整个过程始于企业的利益,也同时最后企业的利益。

  三、“斗乱”、“形圆”的娱乐营销目的

  娱乐营销的目的在于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宣传产品品牌的内涵和建立与顾客的联系。这样才能透过娱乐的形式使产品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然而,很多企业在娱乐营销实施的过程中迷失了方向,不能突出产品及其品牌的资料,从而大大削弱了娱乐营销的作用。

  在《孙子兵法》中,孙子提出“纷纷纭纭,斗乱而不可乱也;浑浑沌沌,形圆而不可破也。”也就是“以静制乱”、“圆则不破”的具体方法,即在无序的战场上,持续自己军队不乱阵脚;在浑沌中,持续军队相互接应,以保证不败…。在娱乐营销的观念中,“乱”既指市场上竞争的紊乱,也指娱乐资料的杂乱,而“圆”则是指顾客与企业之间“圆”的关系模型。

  那么,“以静制乱”就是说如何在紊乱的市场竞争中、在杂乱的娱乐资料里突显自己产品品牌的特色和内涵。而这个“静”在娱乐营销中能够看作是三个确定性的因素,即品牌的定义、品牌的策略以及目标顾客,这三个标准就是“制乱”的基础。娱乐营销的整个实施过程就应从品牌中发展而来,向着品牌的策略而去,将品牌、产品和服务的精神、内涵等元素不留痕迹地融入到娱乐的各个层面中,如涓涓流水一般不动声色却又无孔不入,使得娱乐秀与产品品牌的内涵持续一致。“圆则不破”就是要构成一种似圆的关系模型,使得产品品牌与顾客之间的联系更加的紧密,提高顾客对产品及其品牌的信任。娱乐营销肩负着这样的一个职责,就是要将娱乐品牌带进顾客的世界,并且同时使顾客走进品牌的世界。在建立与顾客之间的联系上,娱乐是产品与顾客之间的纽带,就应使得顾客与产品之间、顾客与企业之间的了解越来越深入。从而,企业便能够透过这个纽带,按照“了解一带给一对话一联系”这样的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即UPDR模型,来逐步建立起一个“不可破”的圆的关系。

  总之,《孙子兵法》虽然是一部军事著作,但却蕴涵着指导娱乐营销的战略、战术思想。“庙算”就是娱乐营销的战略指导,而“谋略”便是战术方法。那么“庙算”与“谋略”的结合恰好弥补了娱乐营销在实施过程中重“战术”轻“战略”的不足。“道术结合”的思想才能充分发挥娱乐营销的作用,从而到达“斗乱”、“形圆”的目的。

  • 班门弄斧议论文
  • 毕业论文结束语
  • 论文答辩自述
  • 初中政治小论文
  • 激励机制论文
    
本文链接:http://www.lzmyw.cn/lizhiwenzhang/4520.html
励志教育  高三励志  家庭教育  为人处世  感悟亲情  伤感日志  大学生励志  励志奖学金  作文大全  诗词名句  读后感  观后感  读书笔记  好词好句  祝福语  经典台词  个性签名

励志网 Copyright © 2024 lzmyw.cn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京ICP备130284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