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自然景观的作文
关于自然景观的作文(一)
山不再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崂山是青岛一大著名景点,崂山是道教的发源地,老山可谓是石头山,我们爬的是崂山的巨峰,说是爬山其实也没爬多少,因为我们还坐了长1.8公里的索道,呵呵,坐这个索道还真是有点怕人的哦!
俗话说山路十八弯,可是崂山确实七七四十九个弯,我们坐上区间车享受着七七四十九个弯带来的“拐弯抹角”时还听导游说了山下的村庄,它们是渔村,正所谓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山下的渔村既靠山又靠海可是富的流油。
第一个应入眼帘的是太极宗师张三丰的雕像,墙壁上刻的是太极拳谱。
喝着崂山水饮着崂山茶,吸收着天地间赋予崂山的灵气,我们来到一个名叫长寿村的村庄。村子里住着十几户人家,这几户人家可并非寻常,那里大部分是老人,平均寿命98岁,有的甚至达到一百一十多岁。年轻人在山上居住的人可是耐得住寂寞的哦。
在往上走就能看到老子骑一青牛,也就是人间成语“紫气东来”的来源,
接着往上拐来到了神龟的脚下,这也就意味着到索道口了。
来到这里首先可以看到“嘉会”两个大大的红字,什么意思呢?它是说欢迎五湖四海的朋友们聚集到此。
索道口有一个大门,大门上写着“天地淳和”四个大字,索道的右边有一排山,山上有九个乌龟,传说只要是找到一只乌龟寿命就增加一年,我好像找到了7只神龟哦。呵呵!
崂山的山形陡峭,所以坐着索道滑行在这样的山上可是有胆战心惊的感觉,下了索道全靠脚力往上爬了。
来到第一个景观—自然碑下。自然碑的背后像小孩子玩的机器狗,守护着大山,看护着大山。
接着再往上爬,来到了崂山八大脉门之一—离门。传说只要从离门的正门走过去,以前的种种亏心事就一笔勾销。回来的时候也要走正门,寓意人发财是发的正财,走旁门就是走旁门邪道。呵呵!还是走正门的好哦!
再往上爬就来到了“海上第一名山”的地盘,这四个字的组成可是别有生趣的,每个字所代表的动物都朝着同一方向朝拜,好像在朝拜这里的山神,同时在这里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自然碑的背后,在这个角度看自然碑的背可是最佳角度。
再往上爬就到了崂山八大脉门的另一个脉门—巽门,它指的是东南方向,天地间的阴晴变化都能从这一脉门上观察,来到这里也就意味着来到了山顶,来到这里可以享受到崂山的凉风,可以享受一览众山小的境界!
整个爬山大概用了3个半小时的时间吧。由于走的是南线,没有看见崂山的道士与老山的山泉水,多少有点遗憾。可来到崂山,也感受到了崂山的美丽与领略了他的风光,不枉此行了!
关于自然景观的作文(二)
我们坐登山巴士在大正池下车,是为了女儿。因为小学生的暑假作业都有自然研究这一项。日本阿尔卑斯国家公园度假胜地又称为上高地,坐落在长野县松本市。这里风景如画,有许多令人难忘的自然景观。一般节假日,家长都乐意带孩子来这里。一是可以锻炼孩子的体能,最主要的还是可以让孩子开阔眼界。暑假来这里还可以帮助孩子完成自然研究的暑假作业呢!
在大正池边上流连陶醉后,为女儿买了一份自动贩卖机出售的上高地动植物介绍的小册子后,就离开大正池,沿着自然研究的路途往前走。
在美丽的大正池水逐渐干涸的地方看火山大爆发形成大正池的烧岳峰,几根干枯的杉树,具有梦幻景象一般,默默诉说着当年的惊心动魄。赞叹、联想,遗迹的壮观和美景给人以无穷的想象。
穿林中小道、看参天古树,断壁枯树;走过小溪。看溪中碧绿的青苔和水草,一切都是幽静的。
一路上都有说明牌,说明着上高地都有些什么鸟类和树木花草。如果想对着前面购买的动植物说明小册子,看这里都有些什么树种和8月份都有些什么花草?那就要用去很多时间细细观察,时间似乎不允许如此。
父女俩是在前面边走边说,我跟在后面紧赶慢赶,匆忙拍了一些醒目的花草,鸟儿身在高处更是无法观察。倒是映入眼中的一些造型奇特的古树和火山喷发留下的红泥浆引人瞩目。
我们按照地图沿着田代池来到田代桥上观望两边的山峰和树木映着田代池水的风光。
1998年11月竣工的桥仅被用于运输长野县出产的落叶松与丝柏,是考虑到景观需要而设计的木桥。在田代桥与穗高桥之间,可眺望到成为梓川中心小岛的烧岳与穗高岳的雄伟身姿,景致壮观。
作为西穗高登山入口的田代桥已经成为上高地散步的必至之地。距离河童桥、大正池、Weston碑分别为20分钟、40分钟、5分钟路程。
一路上都是山连着山,群峰争雄。我们也没有好好确认群雄的大名,只是一路走着。沿途的自然景观使我们忘却了时间和疲劳。我们要到了河童桥,才会暂时停止脚步休息,解决午餐。
关于自然景观的作文(三)
泰山是我国的“五岳”之首,有“天下第一山”之美誉,(m.lz13.cn)又称东岳,中国最美的、令人震撼的十大名山之一。泰山位于山东省中部,自然景观雄伟高大,有数千年精神文化的渗透和渲染以及人文景观的烘托,著名风景名胜有天烛峰、日观峰、百丈崖、仙人桥、五大夫松、望人松、龙潭飞瀑、云桥飞瀑、三潭飞瀑等。泰山于1987年被列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名录。数千年来,先后有十二位 皇帝来泰山封禅 。孔子留下了“登泰山而小天下”的赞叹,杜甫则留下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千古绝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