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桐花开
去年冬天的一场几十年一遇的大旱,让中原大地少了些绿色的生机,这更勾起了我对春天的眷恋,也一直在祈盼着春天的到来。咋暖还寒的日子里,迎春花孤零零的开过了,桃花寂寞的开过了,只见凋零的残花,不见春的讯息。带着满心的惆怅独坐在窗前,可不经意间抬眼望去,窗前的泡桐花开了!
淡紫色喇叭样的花朵,一丛丛的高擎在黝黑的枝头,象一只只唤醒着万物复苏的号角。在这号角的呼唤下,几场春风过后,房前屋后的杨树吐出了新芽,柳树的新芽伸展成了绿叶,门前的空地上孤零零的几丛小草也连成了一片,人们也脱去了厚重的冬装。春天来了!
在中原,泡桐是再普通不过的树木,很少有人去特地的关爱过泡桐,总是那样默默地生,默默地长,但泡桐花开是春天到来的最准确的提示。迎春花是春天的引导,桃花是春天来临的铺陈,泡桐花开春天真的到来了。
泡桐花不如迎春花艳丽,没有桃花娇嫩,泡桐花总是带着浓重的乡土气息,质朴无华,不与百花争春,可开起来又是那样的轰轰烈烈,“白者含秀色,粲如凝瑶华。紫者吐芳英,烂若舒朝霞”,满枝满丫,满山遍野。几年前去豫东,正直泡桐花开的时节,走的是一条小路,路过民权、兰考时一眼望去,路边碧绿的麦田,远处宁静的村庄都淹没在了泡桐花海中,层层叠叠,一路走过也如《子夜歌》中的“桐花万里路”,成为了一道独特的风景。只是路没有万里那么长,此桐花也非诗中的能引来金凤凰的梧桐树的花,泡桐没有梧桐那样金贵,可泡桐花一点都不逊于梧桐花,开得不知要比梧桐花热烈得多少倍。
泡桐树是最不娇贵的树,贫瘠的黄土地,盐碱的沙土地,随处都可以生根发芽,长大成才,于是在中原大地上的山野里、田地边、农舍旁,无处不是泡桐的身影。泡桐树没有白杨婷婷玉立的挺拔,没有柳树当风而舞的婀娜,有的是黝黑的树干横七竖八的枝丫,更不招风雅之士的待见,只有辛苦的农人在夏日里劳作的空档才想到它,坐在它的冠盖之下,吸支烟、喝口水,小憩片刻。
说到泡桐,不能不说到兰考,这不起眼的泡桐树,却是兰考人们的最喜爱的树。四十多年前,焦裕禄为整治兰考当时风沙、涝渍、盐碱“三害”肆虐的生态环境,让人们过上丰衣足食的生活,他带领兰考人民在田间栽种泡桐实行“农桐间作”防风固沙,从而改变了兰考“晴天风沙蔽日,雨天涝渍成灾,平时盐碱泛白”的生态环境。如今,兰考的“农桐间作”面积达46万亩,林木覆盖率达到了20.16%,小麦亩产也提高到了亩产400公斤,形成了林茂粮丰的新面貌。
泡桐原产我国,是栽培历史悠久的用材树种,宋代陈翥在《桐谱》中载,“桐之材,采伐不时而不蛀虫,渍湿所加而不腐败,风吹日晒而不折裂,雨溅污泥而不枯藓,干濡相兼而其质不变,楠虽寿而其永不敌,与夫上所贵者旧矣。”泡桐不单可为农人遮阳避雨,防风固沙,泡桐的木材更是很好的原料。桐材材色浅、质地均匀、纹理美观、声学性好、染色性好,广泛用于制作家具、乐器,也是包装、人造板生产和造纸等的上好原料。泡桐树已成为了中原地区广泛种植的速生用材树种之一,民间有“要想富,栽桐树,谁先栽,谁先富”的说法。以兰考为例,全县“吃泡桐饭”的就有4万多人,形成了乐器制作、人造板生产、家具加工等与泡桐相关的产业,年产值达50多亿元。
泡桐虽没有梧桐蕴含着那么多的富贵吉祥寓意,但确确实实地为农民引来了“金凤凰”,成了农家的摇钱树。如今,农民在田间地头、房前屋后栽种上泡桐树,不但改善了生态环境,也为农家带来了收益,让农家的生活如泡桐花开一样,一枝更比一枝高,一年更比一年好。
泡桐花开的时节,是春天的时节,是充满希望的时节,更是农家最快乐的时节。忙过了田间的浇水抗旱、除草施肥,稍得清闲,农民们又三五成群地聚在泡桐树下,聊着家长里短,看着绿油油的麦田里小麦拔节长高,金黄的油菜花下荚果满茎,也是泡桐花下道丰年,听得笑声一片。
2009年4月8日于上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