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北京天安门
经典句子 2020-06-260 lz01
早上九点,我来到首都北京的中心——天安门广场。
天安门广场是世界上最宽广、最壮观的城市广场,南北长880米,东西宽500米,面积达44万平方米,可容纳100万人举行盛大集会。
广场中央矗立着人民英雄纪念碑和庄严肃穆的毛主席纪念堂。环顾四周,广场北面是雄伟的天安门城楼,南面是正阳门,东面是博物馆,西面是人民大会堂。这些巍峨的建筑,是天安门广场南北东西边界的标志。
我缓步来到位于广场中央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前。这座高大的纪念碑是中国诞生后在广场修建的第一座建筑。1949年9月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为纪念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一致决定在首都北京天安门外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当天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奠基典礼,毛泽东宣读碑文:“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毛泽东和政协各单位首席代表执锨铲土,奠下了纪念碑的基石。人民英雄纪念碑由梁思成等专家设计,1952年开工,1958年建成。纪念碑由花岗岩和汉白玉砌成,由两层月台、两层须弥座、碑身和碑顶组成。底层月台呈海棠型,二层月台为方形,四面设有台阶,精美的汉白玉栏杆环绕四周。我登上台阶,来到月台上边,纪念碑下层须弥座上镶嵌着十幅巨大汉白玉革命历史浮雕,记述了100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可歌可泣的革命斗争史。碑身正面朝着天安门,巨大的碑石上镌刻着毛主席亲笔题写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苍劲有力的鎏金大字,碑的背面是由毛主席撰文、周总理用楷书题写的114字鎏金碑文,碑身东西两侧上方雕刻着由五角星、松枝和旗帜组成的装饰花纹,象征着人民英雄革命精神万古长存、永照后世。
人民英雄纪念碑雄伟壮观,庄严肃穆,体现了中国民族艺术的特点,是中国建筑艺术宝库中的精品。人民英雄纪念碑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纪念碑,象征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是全国人民怀念革命先烈的标志。
仰望高高的纪念碑,那些感天动地的英烈故事一次一次地撞击着我的心。无数个鲜活的面容,仿佛从岁月深处穿越时空,浮现在眼前。为了实现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的崇高理想,让人民获得幸福,无数英烈献出他们宝贵的生命而归于沉寂。但是我们不能忘记他们。惟有张扬先烈风骨,才能挺起民族的精神躯干;惟有传承先烈遗志,才有国家更加光明的未来。我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对无数英烈深深地鞠躬:你们的英名,将如你们为之献身的这片辽阔而深厚的土地一样不朽;你们的英名,将会被中华儿女世世代代传颂下去。
天安门广场是无数重大政治、历史事件的发生地,它不仅见证了中国人民一次次要民主、争自由,反抗外国侵略和反动统治的斗争,更是共和国举行重大庆典、盛大集会和外事迎宾的神圣重地,是中国从衰落到崛起的历史见证。天安门广场每天清晨的升国旗和每天日落时分的降国旗是最庄严的仪式。广场上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雄伟的天安门城楼是伟大祖国的标志和象征。天安门广场是中国各族人民心中的圣地,是伟大中国的心脏。漫步在天安门广场,我从心底涌起一阵高过一阵的激情。
站在天安门广场向北望去,天安门坐落在10多米高大而色彩浓郁的城墙上。城墙正中悬挂着毛主席的巨幅画像,两边分别镶嵌着“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的大幅标语。墙台之上是重檐歇山顶的高大城楼,四周石栏围绕,天安门重檐飞翘,红墙黄瓦,雕梁画栋,金壁辉煌。第一层屋檐的正中悬挂着国徽,在阳光照耀下金光熠熠,与红色的圆柱、檐下的彩绘交相辉映,显得更加辉煌富丽与气势恢弘。
来到天安门前,映入眼帘的是碧蓝如带、波光粼粼的金水河。碧水之上,飞架起七座精美的汉白玉石桥,名金水桥,桥面略拱,桥身如虹,构成绮丽的曲线美。在封建帝王时代,中央最突出的一座雕着蟠龙柱头的桥,只能皇帝一人通过,叫“御路桥”;左右两座雕有荷花柱头的桥,只允许亲王通过,叫“王公桥”;再两边的,只允许三品以上的文武大臣通过,叫“品级桥”;最靠边的普通浮雕的桥,才是四品以下官吏和兵士走的,叫“公生桥”。
金水桥南东西两侧,各有汉白玉华表与石狮矗立,云绕龙盘,威严怒目,极富气势,使整个天安门气势磅礴。
在验票处寄存了行李,通过严格的安检以后,沿着西侧的楼梯开始登天安门城楼。这道楼梯有个奇怪的名字叫马道。长30米、宽6.5米,台阶中间有3个平台,每层17级,4层台阶共68级,东侧、西侧各一道。明清时代,每当天安门举行“金凤颂诏”仪式时,宣诏的官员要从这里上下城楼。1949年出席开国大典时毛主席也是从这条马道上一步一个台阶地登上天安门城楼的。
顺着西侧平台我来到城楼正中。城楼上方砖铺地,十分平整。城楼上立着60根红色巨柱,红柱间悬挂宫灯,富丽堂皇。南北两面均为菱花格扇门。天花、斗拱、梁枋上雕绘着传统的金龙彩画和吉祥图案。站在层楼向南望去,整个广场上的情景一览无余:鲜艳的五星红旗在广场上空迎风飘扬,西南面是人民大会堂,东南面是国家博物馆,正南面是毛主席纪念堂和人民英雄纪念碑,再往西是外形象一个巨大半球形的国家大剧院,在灿烂阳光下折射出耀眼的光芒。东西长安街上车水马龙,广场上游人如织,熙来攘往。站在这儿可以清楚地感受到北京城的中轴线。天安门城楼、国旗旗杆、人民英雄纪念碑、毛主席纪念堂都在这条中轴线上。这条中轴线南起永定门北到钟鼓楼,全长7.8公里,是古都北京的中心标志,是世界上现存最长的城市中轴线,也是世界城市建设史上最杰出的城市设计范例之一。中国建筑大师梁思成曾美这条中轴线是“一根长达八公里,全世界最长,也最伟大的南北中轴线穿过全城。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就由这条中轴的建立而产生;前后起伏、左右对称的体形或空间的分配都是以这中轴线为依据的;气魄之雄伟就在这个南北引伸、一贯到底的规模”。
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内心深处抵制不住地骄傲和自豪。在明清500年间,天安门是新皇帝登基、皇后册封、颁诏天下的地方,是皇帝金殿传胪、招贤取士的场所,也是皇帝出征、赴太庙的必经之路。新中国成立时,天安门被确定为新中国的象征,并被设计入国徽。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上,毛主席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登上天安门城楼,毛主席在城楼上向世界庄严宣告了新中国的成立,宣告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并按动电钮亲自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一个崭新的国家从此屹立于世界的东方,伟大的中华民族自此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天安门以其500多年厚重的历史内涵,高度浓缩的中华古代文明和现代文明,新中国的象征和无与伦比的政治瞩目和神往,是中国各族人民向往的地方。作为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唱着“我爱北京天安门”的歌曲长大的我,今天站在这个内心无比神往的地方,怎能不无比激动?
(写于2014年10月24日)
天安门广场是世界上最宽广、最壮观的城市广场,南北长880米,东西宽500米,面积达44万平方米,可容纳100万人举行盛大集会。
广场中央矗立着人民英雄纪念碑和庄严肃穆的毛主席纪念堂。环顾四周,广场北面是雄伟的天安门城楼,南面是正阳门,东面是博物馆,西面是人民大会堂。这些巍峨的建筑,是天安门广场南北东西边界的标志。
我缓步来到位于广场中央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前。这座高大的纪念碑是中国诞生后在广场修建的第一座建筑。1949年9月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为纪念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一致决定在首都北京天安门外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当天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奠基典礼,毛泽东宣读碑文:“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毛泽东和政协各单位首席代表执锨铲土,奠下了纪念碑的基石。人民英雄纪念碑由梁思成等专家设计,1952年开工,1958年建成。纪念碑由花岗岩和汉白玉砌成,由两层月台、两层须弥座、碑身和碑顶组成。底层月台呈海棠型,二层月台为方形,四面设有台阶,精美的汉白玉栏杆环绕四周。我登上台阶,来到月台上边,纪念碑下层须弥座上镶嵌着十幅巨大汉白玉革命历史浮雕,记述了100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可歌可泣的革命斗争史。碑身正面朝着天安门,巨大的碑石上镌刻着毛主席亲笔题写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苍劲有力的鎏金大字,碑的背面是由毛主席撰文、周总理用楷书题写的114字鎏金碑文,碑身东西两侧上方雕刻着由五角星、松枝和旗帜组成的装饰花纹,象征着人民英雄革命精神万古长存、永照后世。
人民英雄纪念碑雄伟壮观,庄严肃穆,体现了中国民族艺术的特点,是中国建筑艺术宝库中的精品。人民英雄纪念碑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纪念碑,象征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是全国人民怀念革命先烈的标志。
仰望高高的纪念碑,那些感天动地的英烈故事一次一次地撞击着我的心。无数个鲜活的面容,仿佛从岁月深处穿越时空,浮现在眼前。为了实现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的崇高理想,让人民获得幸福,无数英烈献出他们宝贵的生命而归于沉寂。但是我们不能忘记他们。惟有张扬先烈风骨,才能挺起民族的精神躯干;惟有传承先烈遗志,才有国家更加光明的未来。我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对无数英烈深深地鞠躬:你们的英名,将如你们为之献身的这片辽阔而深厚的土地一样不朽;你们的英名,将会被中华儿女世世代代传颂下去。
天安门广场是无数重大政治、历史事件的发生地,它不仅见证了中国人民一次次要民主、争自由,反抗外国侵略和反动统治的斗争,更是共和国举行重大庆典、盛大集会和外事迎宾的神圣重地,是中国从衰落到崛起的历史见证。天安门广场每天清晨的升国旗和每天日落时分的降国旗是最庄严的仪式。广场上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雄伟的天安门城楼是伟大祖国的标志和象征。天安门广场是中国各族人民心中的圣地,是伟大中国的心脏。漫步在天安门广场,我从心底涌起一阵高过一阵的激情。
站在天安门广场向北望去,天安门坐落在10多米高大而色彩浓郁的城墙上。城墙正中悬挂着毛主席的巨幅画像,两边分别镶嵌着“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的大幅标语。墙台之上是重檐歇山顶的高大城楼,四周石栏围绕,天安门重檐飞翘,红墙黄瓦,雕梁画栋,金壁辉煌。第一层屋檐的正中悬挂着国徽,在阳光照耀下金光熠熠,与红色的圆柱、檐下的彩绘交相辉映,显得更加辉煌富丽与气势恢弘。
来到天安门前,映入眼帘的是碧蓝如带、波光粼粼的金水河。碧水之上,飞架起七座精美的汉白玉石桥,名金水桥,桥面略拱,桥身如虹,构成绮丽的曲线美。在封建帝王时代,中央最突出的一座雕着蟠龙柱头的桥,只能皇帝一人通过,叫“御路桥”;左右两座雕有荷花柱头的桥,只允许亲王通过,叫“王公桥”;再两边的,只允许三品以上的文武大臣通过,叫“品级桥”;最靠边的普通浮雕的桥,才是四品以下官吏和兵士走的,叫“公生桥”。
金水桥南东西两侧,各有汉白玉华表与石狮矗立,云绕龙盘,威严怒目,极富气势,使整个天安门气势磅礴。
在验票处寄存了行李,通过严格的安检以后,沿着西侧的楼梯开始登天安门城楼。这道楼梯有个奇怪的名字叫马道。长30米、宽6.5米,台阶中间有3个平台,每层17级,4层台阶共68级,东侧、西侧各一道。明清时代,每当天安门举行“金凤颂诏”仪式时,宣诏的官员要从这里上下城楼。1949年出席开国大典时毛主席也是从这条马道上一步一个台阶地登上天安门城楼的。
顺着西侧平台我来到城楼正中。城楼上方砖铺地,十分平整。城楼上立着60根红色巨柱,红柱间悬挂宫灯,富丽堂皇。南北两面均为菱花格扇门。天花、斗拱、梁枋上雕绘着传统的金龙彩画和吉祥图案。站在层楼向南望去,整个广场上的情景一览无余:鲜艳的五星红旗在广场上空迎风飘扬,西南面是人民大会堂,东南面是国家博物馆,正南面是毛主席纪念堂和人民英雄纪念碑,再往西是外形象一个巨大半球形的国家大剧院,在灿烂阳光下折射出耀眼的光芒。东西长安街上车水马龙,广场上游人如织,熙来攘往。站在这儿可以清楚地感受到北京城的中轴线。天安门城楼、国旗旗杆、人民英雄纪念碑、毛主席纪念堂都在这条中轴线上。这条中轴线南起永定门北到钟鼓楼,全长7.8公里,是古都北京的中心标志,是世界上现存最长的城市中轴线,也是世界城市建设史上最杰出的城市设计范例之一。中国建筑大师梁思成曾美这条中轴线是“一根长达八公里,全世界最长,也最伟大的南北中轴线穿过全城。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就由这条中轴的建立而产生;前后起伏、左右对称的体形或空间的分配都是以这中轴线为依据的;气魄之雄伟就在这个南北引伸、一贯到底的规模”。
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内心深处抵制不住地骄傲和自豪。在明清500年间,天安门是新皇帝登基、皇后册封、颁诏天下的地方,是皇帝金殿传胪、招贤取士的场所,也是皇帝出征、赴太庙的必经之路。新中国成立时,天安门被确定为新中国的象征,并被设计入国徽。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上,毛主席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登上天安门城楼,毛主席在城楼上向世界庄严宣告了新中国的成立,宣告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并按动电钮亲自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一个崭新的国家从此屹立于世界的东方,伟大的中华民族自此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天安门以其500多年厚重的历史内涵,高度浓缩的中华古代文明和现代文明,新中国的象征和无与伦比的政治瞩目和神往,是中国各族人民向往的地方。作为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唱着“我爱北京天安门”的歌曲长大的我,今天站在这个内心无比神往的地方,怎能不无比激动?
(写于2014年10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