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
节日名:立春
时间:二十四节气立春当天,大约公历在2月3-5日
在寒冷的冬天里数九,格外期盼春天的到来。春天来了,气温转暖,万物复苏、百花开放……春天的开始就是立春了。
你知道“立春”是什么意思吗?
就是春天来了呗。
这么解释没有一点文化。来看看古人怎么说的?《七十二候集解》解释“立”就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天开始。古人认为立春是一年的开始,一个月的开始,一天的开始,一个时辰的开始,立春是四个开始,古籍里也称“四始”。
《史记》谓立春日是去年四时之终卒,今年之始也。
那么“春”是什么意思呢?
汉代的字典《释名》解释,春是蠢的意思,万物蠢蠢欲动,花草和树木即将发芽。
所以古人非常重视春天,立春在唐宋时期是法定节假日,要放假一天。
节日由来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的第一个节气,二十四节气是逐步完善的,汉代的《淮南子天文训》对二十四节气均有描述,节气名称与顺序与现代的完全相同。
中已经有完善的记录立春节必须在立春已经成为一个节气才可能成为节日,立春这个节气最晚在汉朝就已经形成。
《荆楚岁时记》记载,立春这天,大家都剪彩色花纸或彩绸,制成燕子的形状,佩戴在身上,家里还要贴“宜春”贴字。立春这个节日最晚在南北朝就已经形成节日风俗。
节日习俗
根据后汉书的记载,自显宗孝明皇帝永平年间开始,在立春、立夏、大暑、立秋、立冬,这五个节气,要到郊区去迎接节气。
不同的节气要去不同的方向,去哪个方向?走多少里路?服饰和旗子什么颜色?唱什么歌?跳什么舞?都有非常详细的规定。
比如立春这个节气,迎春要去东郊,离城市八里的地方迎接。穿的衣服和旗子的颜色都是青色,祭祀的歌唱《青阳》,祭祀的舞蹈跳《云翘(qiào)》。
《后汉书·志第八·祭祀中》立春之日,迎春于东郊,祭青帝句芒。车旗服饰皆青。歌《青阳》,八佾舞《云翘》之舞。
唐代的《通典》和《清史稿》都有类似的记载,立春这天要到东郊去迎春。看来立春这个节气,迎春的官方仪式一直延续了下来。
立春,民间也有习俗。民国《岁华忆语》记载,立春前,农民三三两两结队进城,他们敲着铜镫子,挨家挨户乞讨要钱,这个不是乞丐的乞讨,而是叫“打春”,各家各户都要祭祀神仙,这个叫“接春”,家里人给长辈下拜,这个叫做“拜春”,围坐在一起吃饼,这个叫“咬春”
民国《岁华忆语》立春前,乡农入城,二三为群,敲小铜镫,沿门乞钱,曰打春;人家祀神,曰接春;家人拜尊长,曰拜春;团坐啖饼,曰咬春。
立春节气经常在春节期间,往往被大家忽略,各地方应该还有一些民间风俗。
整理:王瑜
2019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