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是老虎
前些年,李娜有一首《女人是老虎》的歌非常流行,歌词是根据清代袁枚的短篇小说《子不语·沙弥思老虎》改编创作的。袁枚小说原文如下:
五台山某禅师,收一沙弥,年甫三岁。五台山最高,师徒在山顶修行,从不下山。后十余年,禅师同弟子下山。沙弥见牛马鸡犬,皆不识也。师因指而告之曰:“此牛也,可以耕田。此马也,可以骑。此鸡犬也,可以报晓、可以守门。”沙弥唯唯。少倾,一少年女子走过,沙弥惊问:“此又是何物?”师虑其动心,正色告之曰:“此名老虎,人近之者,必遭咬死,尸骨无存。”沙弥唯唯。晚间上山,师问:“汝今日在山下所见之物,可有心上思想他的否?”曰:“一切物都不想,只想那吃人的老虎,心上总觉舍他不得。”
曲子本身欢快诙谐,又经过李娜的完美演绎,甚是好听。可这重新改编的歌词,却让我一直纠结别扭到现在。现将歌词择录如下,逐字逐句进行剖析。
第一句:小和尚下山去化斋,老和尚有交待。
第一句歌词,一点也没有交代前情,而是直接走进故事。对照的原文应该是“禅师同弟子下山”这句。本来是师徒两人一起下山,一路上师父边走边告诉徒弟怎么样去识别牛马鸡犬。但到了这里,却变成小和尚一个人下山去化斋,他师父根本就没有与他同往。也可能是第一次独自下山吧,师父有些不放心,所以才要千叮咛万嘱咐一番。
第二句:山下的女人是老虎,遇见了千万要躲开!
这句里说道的“女人是老虎”,在袁枚原文里是指沙弥见一少年女子走过,就惊讶的问师父,此为何物?师父告知之曰,此为老虎。而歌词作者却擅自改变了原作顺序的叙述风格,因前因语焉不详,所以后面出现的结果就显得有些突兀。首先,如果小和尚知道老虎是何物,就应该说我听师父说,这东西(女人)像老虎一样凶猛可怖。其二,如果老虎、女人是何物皆不识,那么就不能堂而皇之的称“女人”是“老虎”!行走在人世间的我们自然一看就明白,此物非彼物。但是对既没见过女人亦没见过老虎的小和尚而言,想当然是师父说是什么就是什么的。再说,小和尚是一个人下的山,在什么都不知道的情况下,又怎知自己所遇见的不是其他类自己不识的生物,而偏偏就是师父嘴里所说的“老虎”呢?难道他师父临行前让他看了女人的画像不成?这在歌词中也没有交代。
第三句:走过了一村又一寨,小和尚暗思揣,为什么老虎不吃人,模样还挺可爱?
为什么老虎不吃人这句是意会,表述了小和尚的内心充满疑虑:那个款款从自己身边走过得东西难道就是师父口中屡屡提及的会吃人的“老虎”?而当那女子回头温柔的多看了他两眼时,他的心又为什么莫名其妙的疯狂乱跳呢?这些都是存在在小和尚心目中的疑虑。
第四句:老和尚悄悄告徒弟,这样的老虎最呀最厉害。
小和尚回来之后,肯定要与师父谈心,内容自然无法绕开“老虎”这个话题。师父仍旧坚持老虎会吃人这个观点。而他则理直气壮的反驳师父道:“老虎它不吃人,它从我身边走过时,连一点伤害我的意思都没有。”他师父显然觉察到了他内心的挣扎,严厉的说道:“这样的老虎才最厉害,人们常说“咬人的狗不呲牙”跟这就是一个理儿。
第五句:小和尚吓得赶紧跑,师傅呀,坏、坏、坏,老虎已闯进我的心里来,心里来。
听到此处,天真的小和尚可真是害怕了,一边跑一边说:“不好了,不好了,那老虎已经跟着我上了山,现在已经进到我心里来了。这句非常形象的把原文“一切物都不想,只想那吃人的老虎,心上总觉舍他不得”表达得惟妙惟肖,堪称是全文中最经典的部分。
“女人是老虎”,从字面意义上理解,是隐喻。隐喻是我们日常语言的重要形式,是修辞学中的一格。是"通过另一件事来理解、经验某事"。在认知语言学中,隐喻被看作是一种认知思维模式,是我们观察世界的一种途径。它分为修辞隐喻与认知隐喻。修辞隐喻是用一种事物说明另一种事物,两种事物用不同的词语表示。认知隐喻是用一个概念表达另一个概念,两种事物用一个词来表示。显然,“女人是老虎”应属于认知隐喻的范畴。而认知隐喻是人们认知世界的方式,是人类用某一领域的经验来说明理解另一领域经验的认知活动。
隐喻具有导引功能,它通过将词语置于一个新的语言环境,放置到我们通常不如此运用的句子中,而产生对事物的新的洞悉,用来增加我们的知识。隐喻想让我们注意事物的哪方面就会导引我们的注意力朝向某个方向,同时会让我们背离某些不需要我们注意的方面。所以,隐喻的运用隐涵了一种特殊的看待世界的方法和角度,即引导功能。从这个故事可以推测出,师父对女人的认知经验就是:女人可爱起来搅乱一切,发起怒来跟吃人不吐骨头的老虎一样可怕。小和尚虽然对自己师父所说的话是深以为是。也坚信自己在路上所看到的那个令他怦然心动的“东西”就是老虎。但对它是否吃人这件事始终持怀疑态度。也为自己竟然迷恋一个这样的怪物而深感忧虑。这也有情可原。歌德曾有言云,“哪个少男不钟情,哪个少女不怀春”,纵观寰宇上下,凡正常之人概不能免。小和尚刚上山时,只才三岁。过了十余年,已然成年,正是钟情、怀春的年纪。人之原始本能开始觉醒,因此对这个没有吃他的“老虎”是舍不得又放不下。而个体体验极强的师父虑其见了女人动心后,定会影响到日后的修行,故而撒谎骗其说,此物是能吃人的老虎。一座城市因为一个人而具有了宝光(张爱玲到温州看望胡兰成,因为深爱他,所以觉得他所居住的温州城也像含了宝光一样),一个阶层因为一个人而成为厌恶(因汪精卫卖国求荣之故,人人皆对汉奸深恶痛绝)。这一切都来自个体体验。师父修炼多年,是个不折不扣的佛教徒。严守戒律,不近女色。全然是以“以我观物,故万物皆著我之色彩”之观点看待世事万物的。殊不知,这世上最难以驾驭的就是人心。你可以锁住一个人的身,但却无法锁住这个人的心。
在现实生活中,女人也不可能个个都是老虎。能被称为“老虎”亦或“河东狮”的,通常都是些强悍而霸道的女人。说到这里,问题又出来了。那么,当时山西五台山到底有没有老虎呢?如果小和尚终生不得见老虎,那么,将女人称做老虎也并无不可。可问题是,如果有老虎,某天又正巧遇到,那师父又将如何对徒弟做出解释呢?禅师犯了一个永远都无法自圆其说的错误。若某天,他幡然醒悟,能及时的向徒弟纠正自己先前所犯的错误,那是最好不过。也只有那样做,才不枉为人者之师。那作者袁枚呢?他在这方面是否做过调查研究呢?在没有搞清楚五台山有无老虎的情况下,就主观臆断写出此文章,也未免太过草率。
据史书记载,山西境内自古是有老虎的。历史上的山西曾经森林茂密,草丰水足,野生动物资源丰富,如野猪、狍子、獐、麋鹿、马鹿、梅花鹿、麝等动物较多,有着老虎赖以生存繁衍的良好条件。自唐、宋、元、明、清、民国,乃至解放后,在山西各地历代的郡、府、州、县志中,对当地老虎(如白虎、黑骊虎)的记载就屡见不鲜,在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了“虎患成灾”的现象。
从下面两例记载中可以看出,不但是山西,就是五台山,历史上也确实有过老虎。
例一、在《山西历史地名录》里记载了这样一段故事:康熙二十二(1683)年某天,康熙帝为祖母礼佛祈愿登上五台山,住在台麓寺行宫。当日黄昏时分,见一只猛虎从对面山上一步一步走下来。康熙见了,问随身侍卫:“老虎吃人不吃人?”侍卫答道:“吃人是老虎的本性。”康熙听了,便从侍卫手中取过弓箭,射死了那只老虎。老虎死后,康熙有点懊悔,责备随身侍卫:“你们遇事就是不动脑子,一般老虎是从山上蹿下来的,而这只老虎却是一步一步从山上走下来的,很明显,这只老虎是前来迎驾的,你们怎么说是伤人的呢?”这就是“康熙射虎”这个典故的来历。
例二、1984年7月28日,五台山林局林业调查队队长侯占魁率5名队员,在五台县铜钱沟遇见一只老虎站在那里望着他们。听见人们的高声喊叫,那只虎才慢慢从草丛中走出,缓缓远去,结果林业调查队员们安然无事。
袁枚——一个典型的南方人。生于1716年,卒于1797年。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是清代最著名的诗人,散文家。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氏,乾隆四年(1739)参加朝廷科考,得中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后供职江宁知县。为“清代骈文八大家”、“江右三大家”之一,文笔与大学士纪晓岚齐名,素有“南袁北纪”之称。袁枚毕生虽游历过许多名山大川,并多著书立说。但无论在他的典籍中,还是在史书文献中,都没有找到他游历五台山的记载。那么可以这么说,袁枚一生都没有来过五台山的经历。故而《子不语·沙弥思老虎》是完全凭主观杜撰的。小说写的是极好的,情节也相当吸引人。从字里行间中,我们可以窥探到禅师对徒弟的拳拳护佑之情以及徒弟的纯真可爱之态。
纠结了很多年,如今终于有机会一吐为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