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网_励志名言名人名言大全_励志电影歌曲排行_经典语录语句

方西峰:纪念国民党精英连震东

励志文章 2020-06-080 lz01

  

   《台湾与中国》,是在抗日烽火中的1943年,由中央战时工作干部训练团中校教官连震东前辈书写,发表在该团主办的《战干》半月刊第201期上的一篇史学文章。

  

   《台湾与中国》的主题词:

  

   “台湾是中国的土地。台湾人是中国人。”

   “台湾在中国为防御要塞,在日本即变为侵略之前进根据,在「七七」事变之后为侵略华中华南之根据地,太平洋大战爆发后,为侵略南洋之根据地,日人称台湾为「南洋之跳石」”

   “抗战胜利,革命成功,建国完成,必自收复台湾之日始。”

   ——连震东

  

   笔者前言:

  

   百年国民党的政治资源厚重,在辛亥革命、抗日战争中不乏精英。

  

   连震东前辈作为史学家,尤其是他与其父连横老前辈两代人对台湾地区史学的研究,是近代中国无人可以比翼的;作为国民党党员,连震东可谓是百年国民党之中,信仰忠诚、热爱祖国、对中华民族做出历史性卓越贡献,头脑清醒之精英。

  

   连震东简介

  

   连震东(1904—1986):台湾地区政治人物,字定一,生于台南市,祖籍湖北广水,是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先生之父。

  

   1929年,连震东毕业于日本庆应义塾大学经济科。其父连横于1931年4月作书张继(当时张继任国民政府委员),命连震东持函前往大陆,投奔张继,报效国家。连横告诫儿子:“欲求台湾之解放,须建设祖国,我为保存台湾文献,暂忍居此、你既已毕业,且谙国文,应回祖国效命,我和你母亲也将到大陆定居。”

  

   连震东于1931年“回国效命”,并且在张继的提拔下1932年加入国民党。淞沪战起,张继前往西安,力主设西京筹备委员会,建设西北,作为抗日基地。在这期间,连震东曾任西京(即西安)筹备委员会专门委员,任西京市政府建设委员会科长,同时,1938年在西安成立的国民政府军委会战时工作干部训练第四团(简称“战干四团”)1942年改称中国国民党执行委员会训练委员会战时工作干部训练团(简称:中央战时工作干部训练团)任上校教官,由于该团完全为抗日战争服务,于1945年10月解散。在该团编印的《通讯录》中,《本团现任教官》一栏记载连震东为上校教官。

  

   1944年连震东赴重庆,任军事委员会国际问题研究所组长。日本投降后,连震东先奉命先回台参与战后接收工作。在台湾历任《中华日报》社社长、董事长,国民党中央委员会第五组主任,台湾省政府建设厅、民政厅厅长,台湾省“内政部”部长,“行政院”政务委员,“总统府”资政。是国民党第九届中央常委。中评会主席团主席。

  

   连震东先生在抗日烽火连天的1943年,就能引经据典写出台湾与中国血肉相连的关系,这样有历史深度的史实,不能不提的是他受其父历史学家连横(1878—1936)的影响。连横毕其一生在1918年完成了《台湾通史》,1920年由台湾通史社出版发行。这本书分为纪、志、传,共88篇,36卷,约有60万字,记录自隋大业三年(公元607年),迄清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纵横了一千二百余年的历史时空。虽然当时由于岁月的艰辛、历史的局限、资讯的闭塞,但也难掩其中饱蘸着连横对祖国和家乡台湾的深厚感情,蕴含着连横维系中华民族精神于不朽的朴素思想,也承载着连横一位史学家强烈的使命感。正如台湾中央研究院台湾史研究所所长黄富三评价这本著作:“《台湾通史》可以说是第一部把台湾当作一个个体来处理的史学著作,具有先锋性的角色。如果说台湾史之后成为一门独立的学问的话,无疑的《台湾通史》的贡献是很大的。”

  

   在中华民族的危难时刻,投笔请缨的连震东不会忘记父亲连横在《台湾通史》自序中:“夫史者,民族之精神,而人群之龟鉴也,代之盛衰,俗之文野,政之得失,物之盈虚,均于是乎在。故凡文化之国,未有不重其史也。”古人有言:“国可灭,而史不可灭”的教诲。而在国仇家难之际,在对亡父(连横于1936年逝世)的眷怀,对故园台湾岛的思念的氛围下,躁动在连震东血脉里代代相系的固蒂,才使得他继承遗志奋笔疾书,在战火中完成了《台湾与中国》的雄文。

  

   该文洋洋万余字,尤其是连震东前辈开门见山,留下的是“台湾是中国的土地。台湾人是中国人。”泼墨镂刻出台湾与中国不可分割的血脉;控诉了日寇及列强觊觎我中华的狼子野心;警惕亡国先亡史的一切阴谋。铁的历史事实、大量的历史文献,字里行间浸透着连震东先生中华文化的深厚功底和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愫,传承着中华民族精神之灵魂。

  

   …………

  

   台湾与中国

  

   连震东

  

   绪言

  

   「……所以台湾,澎湖……无一处不是保卫民族生存的要塞。」

  

   「台湾,澎湖列岛本是汉人开发的区域,屹峙东南,久为我们中国的屏藩,迄至明末,乃为荷兰人侵掳,而终为我郑成功所收复,其事迹真可歌可泣。」

  

   ——中国之命运七页及八页

  

   台湾是中国的土地。台湾人是中国人。自从光绪二十一年,清朝为要保持中国本部一时的安全,不惜牺牲数百万台湾同胞,而将台湾割让给日本至今四十九年了。在这个期间正是中国内忧外患,一天比一天加重之时,中国人士为谋解决比较切迫的问题,早将台湾忘记了。但是台湾人并未因为他们是弃民,而埋怨祖国,怀恨祖国,他们无时不惦念祖国,他们对于祖国的大小事件均极关心,他们无不暗自祷祝祖国能够早日强盛,而来解放他们。

  

   自割让至辛亥革命之前,是台湾同胞最悲惨的一个期间,他们对于前途毫无希望,辛亥革命成功,使他们精神为之一振,以为祖国从此可以强盛了,不幸十余年的内战,混乱,又使他们失望而终于消沉了,北伐成功又使他们极为兴奋,他们认为祖国建国必可完成他们的解放有望了,「九一八」事变又给他们精神上一个极大的打击,他们眼看六百万同胞尚未被解放,而又增加了三千万同胞来受同一敌人奴役,他们悲愤,他们痛恨。「七七」事变他们认为台湾之被解放,而重返祖国的绝好机会到了,他们兴奋,他们狂喜了,笔者原籍台湾,而身居祖国,目睹抗战情绪之烈热,兴奋的程度直不可以言喻,因于二十六年十二月三十日及三十一日在西京日报发表「全面抗战与台湾」一文,略为介绍台湾之史后即要求祖国应极力援助台湾的革命,并策励台湾同胞掀起大规模的革命运动,以助祖国的抗战,同时主张抗战胜利之后必须收复台湾。惜(一)因在马关条约未丧失效力以前,我们绝口不谈收复台湾,即「七七」中国抗战军兴,一直到「十二八」太平洋大战爆发,中国未尝对台湾问题作过正式的表示,在这阶段,中国抗战的目的只求恢复「九一八」以前的状态。(三十二年一月七日大公报社评)(二)因当时国内人士忙于应付当前抗战之各项切近问题,无暇及此,以致很少人提及台湾问题。迨至太平洋战争爆发,中国对日正式宣战以后,盟国间逐渐注意于战后和平计划的讨论与提议,台湾问题遂亦成为盟国人士所讨论的问题之一部分。因受此刺激,我国舆论界为辟正与反驳盟国人士的谬论,才对台湾问题做过很简单而正当的表示,继而有研究台湾历史的学着,如朱希祖,姚柟等先生,根据史实证明台湾却属中国的领土。惜均甚简单,未能使国人充分认识台湾于中国之历史关系,然笔者已经暗自喜慰久被国人所遗忘的台湾问题亦渐能引人注意了。适又恭读「中国之命运」前录两段,使笔者不觉为之感动,因认为在此机会,站在台湾人的立场不应默尔无言,爰不自踹寡陋,草拟「台湾之过去,现在极其将来」一文,约三万言,拟另为发表,该篇的目的并不是为要主张战后台湾必须归复中国,或反驳主张战后台湾应归「国际共管」之谬论的,因为战后台湾必须归复中国是台湾人一致的愿望,是最自然的归结,本不须再加以对论或主张,笔者的目的是在提出一个台湾收复后应如何治理的问题以供国人共同讨论研究的。

  

   台湾在日本帝国主义统治之下,将近半世纪了,一切政治的,经济的组成,文化的,社会的行态均于中国不同了,甚至于意识,思想,观念亦多少有所变迁。故收复后如治理稍有不当,必引起台民感觉不便和失望,而使敌人与主张共管者窃笑于旁,因此在收复台湾之前,我们必须预先准备一个合理完善后治理方案,使台民能永远过着自由幸福的生活,有此方案一旦收复后立即以付诸实施,方不至于措手不及。此文因篇福之限制,仅就前录「中国之命运」两段,将台湾对于中国之军事上重要性,及台湾于中国之历史的关系,阐明于后。

  

   二、台湾与中国历史的关系

  

   1、上古至荷兰人占据时代

  

   汉民族最初发见台湾,当远在殷代,列子汤问篇革夏说:「渤海之东,不知几亿万里,有大壑焉,……名曰归虚,其中有五山焉,一曰岱舆,二曰员峤,三曰方壶,四曰瀛洲,五曰蓬莱,……」据历史家的考据,台湾即古之岱,员,而澎湖为方壶,仅一音之差耳。台湾中部因有大安,大甲两溪流一片汪洋,自中国海远望台湾西海岸,恰似两个互不相连的岛屿屹立海中,十六世纪荷兰人邵典所绘的台湾地图,犹将台湾自中部分成南北两个岛屿,所以古人认为台湾系岱舆,员峤二山是有相当的理由的。至于台湾澎湖之有汉人居住,即还在秦汉之际,有人说秦始皇遣方土徐福带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蓬莱神仙,或有来往台湾者,有人说后汉书里所说的东鳀就是台湾。然而见于载籍者,则始于隋代,海防考说:「隋开皇中尝遣虎贲陈棱略澎湖地」,这是中国经略澎湖之始,亦即东入台湾之机。至其经略台湾则详于隋书篆琉球传及陈棱传的记载。琉球是台湾的古名,不是现在的琉球列岛,已经中外的历史家所证明,自隋以至宋,明所说的琉球皆系指台湾而言。

  

   唐中叶施肩吾始率其族迁居澎湖,肩吾汾水人,元和中举进士,隐居不仕,有诗行世,他题澎湖一诗说:

  

   腥臊海边多鬼市。岛夷居处无乡里。

  

   黑皮年少学采珠。手把生犀照咸水。

  

   这首诗足以写当时的景象。历史五代两宋漳泉的边民渐渐移居台湾,而以北港为互市之口,所以旧志有台湾一名北港之语。

  

元史说:「世祖至二十九年(公历1290年)命海船副万户杨祥往谕琉球国」这是中国第二次的经略台湾,至元中乃设巡检司于澎湖,隶同安,澎湖之置吏行政自此始。(点击此处阅读下一页)

    进入专题: 连震东  

    
本文链接:http://www.lzmyw.cn/lizhiwenzhang/2772.html
励志教育  高三励志  家庭教育  为人处世  感悟亲情  伤感日志  大学生励志  励志奖学金  作文大全  诗词名句  读后感  观后感  读书笔记  好词好句  祝福语  经典台词  个性签名

励志网 Copyright © 2024 lzmyw.cn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京ICP备13028492号